科研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研究 | 科研成果
《古文字研究》总目(1-24辑)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   唐  兰:《殷虚文字二记》   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   胡厚宣:《说 》   张  颔:《侯马盟书丛考续》   高  明:《侯马载书盟主考》   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   裘锡圭:《说“弜”》   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   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   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   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   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   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   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   张政烺:《中山王 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   张政烺:《中山国胤嗣  壶释文》   赵  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   孙稚雏:《中山王 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   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   林  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   姚孝遂:《商代的俘虏》   李家浩:《释“弁”》   [日]岛邦男:《禘祀》   [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   肖  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   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   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   附:图版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   裘锡圭:《释柲》   李学勤:《关于 组卜辞的一些问题》   萧  楠:《论武乙、文丁卜辞》   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   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   林  沄:《琱生簋新释》   商承胙:《秦权使用及辨伪》   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   李家浩:《战国 布考》   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   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   贾  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   [日]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4、《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胡厚宣:《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问题再商榷》   于省吾:《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   夏  渌:《学习古文字散记》   裘锡圭:《甲骨文字考释》   陈炜湛:《卜辞文法三题》   常玉芝:《说文武帝——兼论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   刘宗汉:《释七、甲》   李学勤、王宇信:《周原卜辞选释》   陈永正:《释 》5、《古文字研究》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于省吾:《墙盘铭文十二解》   赵  诚:《墙盘铭文补试》   张政烺:《哀成叔鼎释文》   林  沄:《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   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   张  颔:《韩锺 鐱考释》   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   杨五铭:《两周金文数字合文初探》   张亚初:《周厉王所作祭器 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陈世辉:《金文韵读续辑(一)》   孙稚雏:《保卣铭文汇释》   商承祚:《〈石刻篆文编〉字说》(二十七则)   饶宗颐:《中山君 考略》   陈邦怀:《战国楚帛书文字考证》   罗福颐:《近百年来对古玺文字之认识和发展》   于豪亮:《古玺考释》   马国权:《缪篆研究》   李裕民:《侯马盟书疑难字考》   曾宪通:《楚月名初探——兼谈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6、《古文字研究》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胡厚宣:《重论“余一人”问题》   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   林  沄:《甲骨文中的方国联盟》     常正光:《殷历考辨》   肖  楠:《试论卜辞中的师和旅》   张政烺:《释 》   管燮初:《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   胡澱咸:《甲骨文字考释二则》   张亚初:《甲骨金文零释》   夏  渌:《学习古文字随记二则》   邨  笛:《卜辞考释数则》   黄锡全:《甲骨文“ ”字试探》   沈建华:《甲骨文释文二则》   赵  诚:《甲骨文字的二重性及其构形关系》   陈炜湛:《甲骨文异字同形例》   [日]伊滕道治:《有关语词“ ”的用法问题》   裘锡圭:《论“历组卜辞”的时代》   谢  济:《武丁时另种类型卜辞分期研究》   于秀卿、贾双喜、徐自强:《甲骨的凿钻形态与分期断代研究》   [日]松丸道雄:《甲骨文伪造问题新探》   徐锡台:《周原卜辞十篇选释及断代》   田宜超:《“王以我 单 勿卜”解》7、《古文字研究》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于省吾:《释黾、 》   孙常叙:《则、法度量则、则誓三事试解》   李裕民:《古文字考释四种》   张亚初、刘雨:《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摘自〈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的资料和初步研究〉》   商承祚:《中山王 鼎、壶铭文刍议》   黄盛璋:《中山国铭刻在古文字、语言上若干研究》   于豪亮:《墙盘铭文考释》   孙稚雏:《 竝果戈铭释》   何琳仪、黄锡全:《 簋考释六则》   李学勤、郑绍宗:《论河北近年出土的战国有铭青铜器》   刘启益:《西周夷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   殷涤非:《楚量小考》   周世荣:《货币帛书文字丛考》   王永光:《介绍新出土的两件虢器》   陈邦怀:《战国〈行气玉铭〉考释》   商  志 :《说商亳及其它》   李先登:《河南登封阳城遗址出土陶文简释》   饶宗颐:《略论马王堆〈易经〉写本》   郑良树:《从帛书〈老子〉论严遵〈道德指归〉之真伪》   曾宪通:《三体石经古文与〈说文〉古文合证》   张振林:《先秦古文字材料中的语气词》   杨五铭:《西周金文被动句式简论》8、《古文字研究》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于省吾:《释能和 以及从 的字》   陈邦怀:《商代金文中所见的星宿》   朱德熙:《古文字考释四篇》   姚孝遂:《〈禦鼎〉辨伪》   马国权:《金文札记二则》   连劭名:《〈史墙盘铭文〉研究》   孙稚雏:《蔡侯墓器摹本》   黄盛璋:《平山战国中山石刻初步研究》   李  零:《战国鸟书箴铭带钩考释》   殷涤非:《卢金与龟币》   李先登:《孟广慧旧藏甲骨选介》   胡振祺注释、李梅贞摹拓:《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收藏的甲骨》   [日]松丸道雄:《日本散见甲骨文搜汇(六)》   [日]岛邦男:《卜辞上父母兄子之称谓》   [日]岛邦男:《贞人补正》   [日]前川捷三:《关于午组卜辞的考察》   田凤岭编:《新中国金文目录表》   《论“历组卜辞”的时代》勘误表9、《古文字研究》第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姚孝遂:《牢、 考辨》   高  明:《武丁时代“贞 卜辞”之再研究》   [加]许进雄:《甲骨文所表现的牛耕》   [日]高岛谦一:《问“鼎”》   [美]夏含夷:《释“禦方”》   林  沄:《小屯南地发掘与殷墟甲骨断代》   肖  楠:《再论武乙、文丁卜辞》   陈炜湛:《甲骨文研究的过去、现状及今后的展望》   刘启益:《西周金文中的月相与共和宣幽纪年铜器》   于豪亮:《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虢季家族铜器铭文考释》   伍仕谦:《王子午鼎、王孙诰钟铭文考释》   周永珍:《释康侯簋》   陈连庆:《敔簋铭文浅释》   戴尊德:《芮城柴村铜器铭文考释》   陶正刚:《陈公孙 父旅瓶考》    刘彬徽:《楚国有铭铜器编年概述》   何琳仪、黄锡全:《啟卣、啟尊铭文考释》   王文耀:《曾侯乙钟铭文之管见》   孙稚雏:《金文释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续)》   [澳]巴纳:《研究金文族徽的一种新方法及其重要成果》   徐自强、张亚初、刘雨:《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本汇编序》   陈邦怀:《两周金文韵读辑遗》10、《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于省吾:《释两》   罗福颐:《龙字私议》   张政烺:《殷契 字说》   曾宪通:《说繇》   陈世辉:《释 ——兼说甲骨文不字》   滕壬生:《释 》   蔡运章:《释 》   王克林:《释“厙”》   单周尧:《说“皇”》   裘锡圭:《战国玺印文字考释三篇》   夏  渌:《学习古文字琐记二则》   李裕民:《古字新考》   洪家义:《令命的分化》   刘宗汉:《金文札记三则》   马国权:《鸟虫书论稿》   严学君:《循义定音,循音统形——释字要则》   饶宗颐:《曾侯乙墓匫器漆书文字初探》   姚汉源:《鄂君启节释文》   郝本性:《寿县楚器集脰诸铭考释》   殷涤非:《“者旨於赐”考略》   黄盛璋:《试论战国秦汉铭刻中从“酉”诸奇字及其相关问题》   周世荣:《湖南出土战国以前青铜器铭文考》   汤余惠:《战国文字考释五则》   朱  活:《释 篇——兼谈 刀背文字》   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   孙常叙:《假借形声和先秦文字的性质》   赵  诚:《古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内部调整》   杨五铭:《西周金文联结词以、用、于释例》   徐中舒:《数占法与〈周易〉的八卦》   张亚初:《殷虚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郑良树:《竹简、帛书与校雠学、辨伪学》   周策纵:《一对最古的药酒壶之发现》   [日]好并隆司:《辕田再考》11、《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罗福颐:《临沂汉简分类考释序》   罗福颐:《临沂汉简所见古籍概略》   罗福颐:《读〈临沂出土汉初古历初探〉质疑》   罗福颐:《临沂汉简通假字表》   罗福颐:《偻翁一得录(节选)》   罗福颐:《史印新证举隅》   罗福颐:《封泥证史录举隅》   罗福颐:《密章小考》   罗福颐:《偻翁印话》   罗福颐:《商代青铜器铭文确徵例证》   罗福颐:《青铜器铭文中之避讳》   罗福颐:《对〈商周彝器通考〉某些器物定名和用途的商榷》   罗福颐:《商周秦汉青铜器铭文辨伪录》   罗福颐:《〈汉书新证〉书后》   罗福颐:《小校经阁金文伪铭录目》   罗福颐:《汉栻盘小考》12、《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张政烺:《释因蕴》   裘锡圭:《释殷虚甲骨文的“远”“ ”(邇)及有关诸字》   赵  诚:《诸 探索》   姚孝遂:《读〈小屯南地甲骨〉札记》   陈炜湛:《“侯屯”卜骨考略》   齐文心:《商殷时期古黄国初探》   于省吾:《释古文字中的 字和工册、弜册、豆册》   马承源:《说 》   林  沄:《豊豐辨》   刘宗汉:《释貯辨疑二则》   王世民:《记日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我国殷周铜器》   刘启益:《西周武成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   刘  雨:《郘 编钟的重新研究》   张亚初:《宋代所见商周金文著录表》   饶宗颐:《妇好墓铜器玉器所见氏姓方国小考》   张光裕:《记述几篇伪作的邾公华钟铭文》   王人聪:《蔡侯 考》   朱德熙:《释桁》   李学勤:《湖南战国兵器铭文选释》   黄盛璋:《新出战国金银器铭文研究(三题)》   李家浩:《盱眙铜壶刍议》   高  明:《楚缯书研究》   陈世辉:《〈诅楚文〉补释》   管燮初:《上古汉语序数词组结合方式的历史演变》   曾宪通:《〈观堂书札〉考订》   [美]倪德卫:《〈国语〉“武王伐殷”天象辨伪》13、《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姚孝遂:《〈殷契粹编〉校读》   林  沄:《无名组卜辞中父丁称谓研究》   林小安:《武乙文丁卜辞补证》   彭裕商:《非王卜辞研究》   张亚初:《商代职官研究》   [美]吉德伟:《中国正史之渊源:商王占卜是否一贯正确?》   [美]夏含夷:《早期商周关系及其对武丁以后商王室势力范围的意义》   伍仕谦:《怎样认识甲骨文字》   徐锡台:《试释周原卜辞中的 字》   连劭名:《读周原出土的甲骨刻辞》   张政烺:《夨王簋盖跋——评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   李学勤:《班簋续考》   陈连庆:《晋姜鼎铭新释》   孙稚雏:《长甶盉铭文汇释》   王慎行、王汉珍:《乙卯尊铭文通释译论》   唐复年:《辅师 簋三考及断代》   刘彬徽:《湖北出土两周金文国别年代考述》   李  零:《楚国铜器铭文编年汇释》    刘启益:《再谈西周金文中的月相与西周铜器断代——读〈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后记》   尹盛平:《“帝司”与“司母”小考》   尚志儒:《郑、棫林之故地及其源流探讨》   陈初生:《 需考》   刘  翔:《簠器略说》   柯昌济:《读〈金文编〉札记》14、《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张  颔:《〈成皋丞印〉跋》   曾宪通:《关于曾侯乙编钟铭文的释读问题》   殷涤非:《九里墩墓的青铜鼓座》   曹锦炎:《东陲鼎盖考释——兼释“ ”字》   吴振武:《释“受”并论盱眙南窑铜壶和重金方壶的国别》   张占民:《秦兵器题铭考释》   周世荣:《湖南出土汉代铜镜文字研究》   郭子直:《战国秦封宗邑瓦书铭文新释》   陈炜湛:《诅楚文献疑》   王学理:《亭里陶文的解读与秦都咸阳的行政区划》   孙敬明:《齐陶新探》(附:益都藏陶)   郑  超:《战国秦汉陶文研究概述》   饶宗颐:《秦简中的五行说与纳音说》   王  辉:《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校读札记》15、《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徐中舒:《怎样研究中国古代文字》   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何琳仪:《战国文字与传抄古文》   黄锡全:《利用〈汗简〉考释古文字》   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   于省吾:《释从天从火从人的一些古文字》   戴家祥:《“社”“杜”“土”古本一字考》   裘锡圭:《释“求”》   马承源:《释 》   刘宗汉:《金文貯字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刘  钊:《释 》   孙常叙:《释  ——兼释各云、般 》   黄盛璋:《“ (撻)斎(齐)”及其和兵器铸造关系新考》   赵  诚:《甲骨文虚词探索》   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联结词》16、《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高  明:《从甲骨文中所见王与帝的实质看商代社会》   张永山:《试析“锡多女 贝朋”》   朱凤翰:《论殷墟卜辞中的“大示”及其相关问题》   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血祭》   刘  钊:《卜辞所见殷代的军事活动》   柯昌济:《〈殷墟卜辞综类〉例证考释》   饶宗颐:《由〈尚书〉“余弗子”论殷代为妇子卜名之礼俗》   刘启益:《读〈论金文月相与西周王年〉后记》   张  颔:《 孳方鼎铭文考释——谨以此纪念于老》   陈公柔:《说媿氏即怀姓九宗》   李学勤:《令方尊、方彝新释》   刘宗汉:《〈 ( )方彝〉考释》   刘  雨:《跋考古研究所藏彩绘本〈西清古鑑〉》17、《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   曹锦炎:《吴越青铜器铭文述编》   曾宪通:《吴王钟铭考释——薛氏〈款识〉商钟四新解》   李家浩:《攻五王光韩剑与 王光 戈》   何琳仪:《者 钟铭校注》   陈振裕:《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文字初探》   朱德熙:《望山楚简里的“ ”和“ ”》   林  沄:《说戚、我》   裘锡圭:《释“建”》   罗  琨:《释家》   汤余惠:《关于 字的再探讨》   徐兆仁:《释 》   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吴振武:《古玺合文考(十八篇)》   李  零:《古文字杂识(六篇)》   黄锡全:《古文字考释数则》   [美]夏含夷:《试论周原卜辞 字——兼论周代贞卜之性质》   姚孝遂:《再论古汉字的性质》   赵  诚:《甲骨文行为动词探索(一)》   [日]高岛谦一:《甲骨文中的并联名词仂语》   戴家祥:《斟点〈名原〉书后》   单周尧:《读王筠〈说文释例•同部重文篇〉札记》   史树青:《麟为夷兽说——兼论有关麒麟的问题》   王恒杰:《“耒”“力”一器考》18、《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   沈之瑜、濮茅左:《卜辞的辞式与辞序》   李学勤:《殷墟甲骨分期的两分说》   裘锡圭:《甲骨缀合拾遗》   陈炜湛:《有关甲骨文田猎卜辞的文字考订与辨析》   连劭名:《甲骨刻辞丛考》   彭裕商:《 组卜辞分类研究及其它》   方述鑫:《论“非王卜辞”》   晁福林:《从甲骨卜辞看姬周族的国号及其相关诸问题》   [加]许进雄:《第五期五种祭祀祀谱的复原——兼谈晚商的历法》   张亚初:《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陶正刚:《灵石商墓亚羌铭试析》   刘启益:《西周穆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   刘  雨:《南阳仲爯父簋不是宣王标准器》   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19、《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黄盛璋:《燕、齐兵器研究》   李步青、王锡平:《建国以来烟台地区出土商周铭文青铜器概述》   张振林:《郳右 戟跋》   李家浩:《庚壶铭文及其年代》   孙稚雏:《 羌钟铭文汇释》   郝本性:《新郑出土战国铜兵器部分铭文考释》   殷涤非:《蔡器综述——兼论下蔡地望》   李  零:《论东周时期的楚国典型铜器群》   刘彬徽:《湖北出土的两周金文之国别与年代补记》   周世容:《湖南战国秦汉魏晋铜器铭文补记》   徐中舒、伍仕谦:《青川木牍简论》   朱德熙:《长沙帛书考释(五篇)》   张  颔:《“贝丘”文字辨正》   高  明:《从临淄陶文看 里制陶业》   孙敬明:《齐国陶文分期刍议》   李先登:《荥阳、邢丘出土陶文考释》   王  辉:《“ 磬”辨伪》   夏  渌:《学习古文字小记》   陈汉平:《古文字释丛》   陈五云:《学习古文字札记二则》   孙常叙:《 , 一字形变说》   彭邦炯:《甲骨文 、 非灾叜辨——兼谈商人的灾祸观》   唐钰明:《 、又考辨》   曾宪通:《“作”字探源——兼谈字的流变》   朱凤翰:《论卜辞与商金文中的“后”》   曹锦炎:《甲骨文合文研究》   刘  钊:《甲骨文字考释》   林  沄:《释古玺中从“朿”的两个字》   何琳仪:《古玺杂识续》   吴振武:《释战国文字中的从“ ”和从“朕”之字》   汤余惠:《战国文字中的繁阳和繁氏》   黄锡全:《〈汗简〉、〈古文四声韵〉中之石经、〈说文〉“古文”的研究》   陈初生:《 福考》   刘宗汉:《说“ 见”——“ ”类字研究之一》   赵  诚:《甲骨文动词探索(三)——关于动词和名词》   陈永正:《西周春秋铜器铭文中的语气词》   张桂光:《古文字义近形旁通用条件的探讨》20、《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郑洪春、穆海亭:《试论花园村遗址出土的兽骨刻划文字》   苏兆庆:《山东莒县陵阳河陶文的发现与考释》   [加]许进雄:《修定武乙征召方日程》   黄天树:《甲骨新缀廿二例》   刘启益:《西周共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   陈连庆:《试论曶鼎铭文中的几个问题》   孙稚雏:《班簋铭文释读的一些问题》   何琳仪:《战国兵器铭文选释》   汤余惠:《郘钟铭文补释》   刘彬徽:《荆门包山楚简论述》   李  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   裘锡圭:《释“木月”“林月”》   曹锦炎:《释兔》   周本良:《殷墟卜辞“ ”字用法缕析》   施谢捷:《释“索”》   罗运环:《甲骨文“山”“火”辨——兼释 、 》   徐宝贵:《战国玺印文字考释》   黄锡全:《〈汗简〉、〈古文四声韵〉中之〈义云章〉“古文”的研究》   姚孝遂:《甲骨文形体结构分析》   张桂光:《甲骨文形符系统特征的探讨》   吴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笔字》   陈永正:《上古汉语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春秋载书》   陈炜湛:《清代杰出的古文字学家吴大澂》21、《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辑,[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常玉芝:《黄组周祭分属三王的新证据与相关问题》   肖良琼:《卜辞中的伊尹和伊尹放太甲》   方述鑫:《 组卜辞断代研究》   彭裕商:《历组卜辞补论》   王贵民:《试释甲骨文的乍口、多口、殉、葬和诞字》   管燮初:《从甲骨文的谐声字看殷商语言声类》   赵  诚:《刘鹗对甲骨文研究的贡献探索》   王文耀:《金文月相的定点析证》   晁福林:《伯和父诸器与“共和行政”》   陶正刚:《山西省近年出土铭文兵器的国别和编年》   孙敬明:《从陶文看战国时期齐都近郊之制陶手工业》   黄盛璋:《秦兵器分国、断代与有关制度研究》   刘乐贤:《古玺文字考释(十则)》   赵  超:《“铸师”考》   陈秉新:《古文字考释三题》   张世超:《容量“石”的产生及相关问题》   周世容:《马王堆汉墓“聂币”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帛币”考》   郭子直:《记元刻古文〈老子〉碑兼评〈集篆古文韵海〉》   林  沄:《先秦古文字中待探索的偏旁》   张亚初:《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刘  钊:《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笔、借字》   祝敏申:《许慎评传》22、《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张永山:《从卜辞中的伊尹看“民不祀非类”》   罗  琨:《卜辞中的“河”及其在祀典中的地位》   连劭名:《商代祭祀活动中的坛位》   黄天树:《宾组“月有食”卜辞的分类及其时代位序》   张世超:《 组卜辞中几个问题引发的思考》   文术发:《日干名与阴阳五行观》   曹锦炎:《甲骨文合文新释》   刘  桓:《甲骨文字考释(四则)》   王恩田:《释降》   沈建华:《〈甲骨文字诂林〉(第二册)校记》   陈炜湛:《“契斋藏甲之一”真伪问题的再讨论》   张桂光:《沫司徒疑簋及其相关问题》   李学勤:《师询簋与〈祭公〉》   沈长云:《琱生簋铭“仆墉土田”新释》   刘启益:《六年宰兽簋的时代与西周纪年》   彭裕商:《董家村裘卫四器年代新探》   陈  平:《 鼎铭文再探讨》   林  沄:《说干、盾》   陈秉新:《释“ ”及相关字词》   金国泰:《〈金文编〉读校琐记》   李立芳:《安徽舒城秦家桥楚墓铜器铭文考》   冯  时:《工 大 鍦铭文考释》   徐在国:《兵器铭文考释(七则)》   陈双新:《乐器铭文考释(五篇)》   张连航:《“元鸣孔皝”新解》   唐友波:《“大市”量浅议》   吴良宝:《战国布币释读三则》   李家浩:《鄂君启节铭文中的高丘》   何琳仪:《鄂君启舟节释地三则》   王  辉:《释 、 》   崔恒升:《甲金文地名考释》   施谢捷:《古文字零释四则》   王长丰:《山东邹平丁公出土“上古陶片文字”考释与相关问题阐述》   黄盛璋:《齐玺“左桁廪木”、“左(右)桁正木”与“桁”即秦文“衡”字对应,决疑解难——秦统一后,六国被罢废文字与对应的秦文字研究,为试解战国失传、难认文字提出一条新途径》   韩自强、韩  朝:《安徽阜阳出土的楚国官玺》   黄锡全:《试说楚国黄金货币称量单位“半镒”》   涂白奎:《〈石鼓文•汧沔篇〉释读三则》   赖炳伟:《〈石鼓文〉字数考》   李守奎:《出土简策中的“轩”和“圆轩”考》   董莲池:《释楚简中的“辩”字》   刘乐贤:《郭店楚简杂考(五则)》   冯胜君:《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四则)》   刘信芳:《郭店楚简〈六德〉解诂一则》   裘锡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论〈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   陈  伟:《〈太一生水〉校读并论与〈老子〉的关系》   魏宜辉、周言:《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   刘  钊:《读郭店楚简字词札记(三)》   孔仲温:《郭店楚简〈缁衣〉字词补释》   陈伟武:《旧释“折”及从“折”之字平议——兼论“慎德”和“ 终”问题》   陈松长:《郭店楚简〈语丛〉小识(八则)》   李天虹:《释郭店楚简〈成之闻之〉篇中的“肘”》   白于蓝:《释“ ”、“ ”》   曾宪通:《“亯”及相关诸字考辨》   赵平安:《战国文字的“ ”与甲骨文“ ”为一字说》   黄文杰:《说朋》   赵  诚:《前期甲骨文语法研究》   王蕴智:《对当前甲骨学基础研究工作的几点思考》   周宝宏:《商周金文词义误释举例》   罗运环:《论楚文字的演变规律》   张亚初:《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张希峰:《简论古文字形体的分化形式及其相互补足和运用》   万业馨:《“关系位”略说》24、《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饶宗颐:《殷代卢帝考》   李  瑾、王兴业:《殷代“厥方”地理考》   彭邦炯:《关于丙、内、入等字及其相关国族地望的探讨》   赵  诚:《重新认识叶玉森》   唐钰明:《试论甲骨卜辞中朴素辨证法思想的萌芽》   林  沄:《释眴》   陈秉新:《释 及从 之字》   黄天树:《殷墟卜辞“在”字结构补说》   张玉金:《释甲骨文中的“御”》   高嶋谦一:《“宾”字被动用法之考察》   朱凤翰:《论 祭》   蔡哲茂:《释殷卜辞的“见”字》   季旭昇:《说牡牝》   朱歧祥:《论花园庄东地甲骨用词的特殊风格——以岁字句为例》   沈建华:《释卜辞中方位称谓“阴”字》   沈  培:《说殷墟甲骨文“气”字的虚词用法》   詹鄞鑫:《释甲骨文“兆”字》   王蕴智:《〈殷墟甲骨刻辞类纂〉释字订补(上)》   张世超:《商代的卜日与祭日》   钟柏生:《秦以前古文字中文字部件“—”的来源及其演变(上)》   林志强:《说“ ”》   刘  雨:《近出殷周金文综述》   陈  平:《颐和园藏商周铜器及铭文选析》   韩自强、刘海洋:《近年所见有铭铜器简述》   李学勤:《说“兹”与“才”》   裘锡圭:《 器探研》   张光裕:《虎簋甲、乙盖铭合校小记》   张振林:《金文“易”义商兑》   吴振武:《广东省博物馆藏王孙遗者钟辨伪》   陈初生:《从“幾”字考释看近义偏旁通用规律在古文字考释中的应用》   叶正渤:《貄簋铭文考释》   刘  桓:《利簋铭文新释》   周  锡 :《天亡簋应为康王时器》   孙稚雏:《墙盘铭文今译》   李朝远:《“ 簋为厉王之器”说献疑》   冯  时:《柞伯簋铭文剩义》   文术发:《淮泊鼎铭文考释》   王人聪:《郑大子之孙与兵壶考释》   曹锦炎:《新出鸟虫书越王兵器考》   黄锡全:《燕破齐史料的重要发现——燕王职壶铭文的再研究》   张连航:《楚王子王孙器铭考述》   陈双新:《 钟铭文补议》   王子超:《“繁阳之金”补释》   陈松长:《湖南常德新出土“距末”铭文小考》   黄德宽:《说 》   刘  钊:《利用郭店楚简字形考释金文一例》   赵平安:《释“ ”及相关诸字——论两周时代的职官“醓”》   林清源:《释“参”》   江学旺:《金文零拾》   臧克和:《读〈殷周金文集成〉杂志》   张桂光:《〈金文编〉“校补”“订补”略议》   大西克也:《论古文字资料中的“害”字及其读音问题》   沈宝春:《西周金文重文现象探究——以〈殷周金文集成〉簋类重文为例》   王志平:《侯马盟书盟主称谓与相关礼制》   徐在国:《楚国玺印中的两个地名》   肖  毅:《释虍》   焦智勤:《邺城战国陶文研究》   吴良宝:《古币三辨》   何琳仪:《成白刀币考》   徐宝贵:《怀后磬年代考》   罗运环:《 字考辨》   董楚平:《楚帛书“创世篇”释文释义》   谢光辉:《楚帛书“ 邑”、“ 室”解》   白于蓝:《释“ ”》   陈伟武:《楚系简帛释读掇琐》   吴辛丑:《简帛典籍异文与古文字资料的释读》   袁国华:《〈望山楚简〉考释三则》   刘信芳:《楚简释字四则》   施谢捷:《楚简文字中的“ ”字》   董  琨:《郭店楚简〈老子〉的语言学札记》   李  零:《郭店楚简中的“敏”字和“文”字》   彭裕商:《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   陈  伟:《郭店简〈六德〉校读》   李天虹:《释“ ”、“ ”》   孟蓬生:《郭店楚简字词考释》   陈斯鹏:《郭店楚简解读四则》   王  辉:《王家台秦简〈归藏书〉索隐——兼论其成书年代》   黄文杰:《“谷”及相关诸字考辨》   杨泽生:《谈出土秦汉文字“脊”和“责”的构形》   陈英杰:《读〈睡虎地秦墓竹简〉札记》   麦  耘:《〈帛书老子校注〉音韵求疵》   谭步云:《银雀山汉简本〈晏子春秋〉补释》   刘昭瑞:《记两件出土的刑狱木牍》   刘国胜:《高台汉牍“安都”别解》   李均明:《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偶识》   李家浩:《谈古代的酒器 》   姚炳祺:《〈说文〉中之声训释例》   刘乐贤:《〈说文〉“法”字古文补释》   李守奎:《〈说文〉古文与楚文字互证三则》   雷焕章:《中国原始人文化之探索》   游顺钊:《商代第一人称代词御用化对日后汉语在语法和修辞上的影响》   朱其智:《西周金文“其”的格位研究》   曹兆兰:《周代金文嵌姓的称谓结构模式》   姜允玉:《出土文献中的语气词“也”》   梁银峰:《帛书〈五十二病方〉和〈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特殊使役句及其在后世的演变》   冯胜君:《古书中“屯”字讹为“毛”字现象补证》
日期:[ 2008-12-01 ] 阅读:3680
“汉字的黎明”再现浙江 首次发掘“刻符玉璧”(图)
    核心提示:良渚文化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此前,良渚文化陶器出现的少量刻画符号和纹饰曾被认为与汉字的起源相关。良渚文化一直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此前,良渚文化陶器出现的少量刻画符号和纹饰曾被认为与汉字的起源相关——这一猜想昨天又添佐证,早报记者昨天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日前在杭州市临平玉架山遗址发现一件刻有两个符号的刻符大玉璧。这是浙江省境内首次经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刻符玉璧”,而这样的“刻符玉璧”目前国内仅4块。对于良渚文化的刻符,一些学者甚至以“汉字的黎明”来作比喻。     浙江首次发掘 “刻符玉璧”     12月13日,杭州市临平玉架山遗址发现一件精心打磨得光滑如镜的大玉璧,距今约4000年,其直径为24.6厘米、厚约1.5厘米,属透闪石-阳起石系列软玉,厚重,圆大,精美。在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仔细辨识后确认,该玉璧上有2处刻符,一处位于玉璧正面,另一处在玉璧内凹边缘。考古专家初步认为,这2个刻符很可能是史前文字符号,相当于后来出现的文字;也可能反映某种宗教信仰,或大型宗教活动场景。这对于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宗教刻符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前良渚出土的陶器上发现过不少刻符,但与玉器上的刻符不能比。”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表示,过去在浙江省的良渚正式考古发掘中的玉器从来没有发现过刻符。“因为当时陶器的制作不受限制,陶器上的刻符可能很多是陶工制作时留下的一些记号;而玉器在良渚时期,只有上层贵族、有权势的人才能使用。所以上面的刻符,第一,不是随便谁都能刻;第二,刻上去一定有它的意义。”    据了解,“刻符玉璧”非常稀罕,此前浙江省只从民间收集到一块,一直存放在浙江博物馆。今年10月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开馆,这块“刻符玉璧”被作为该馆镇馆之宝进行展出。“刻符玉璧”直径约为24厘米,正面雕有精细的“鸟立高台”纹饰,表层刻纹浅到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正因如此,展出时还配以放大后的清晰样图。 发现处相当于“良渚时期的上海”   据了解,出土刻符大玉璧的玉架山遗址16号墓位于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在2007年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以东大约20公里处。该古城四面被城墙包围,城墙宽40-60米。城中心是莫角山,学者们认为是良渚时期的中心,住着统治整个良渚文化区域的“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品表示,良渚文化辐射整个太湖流域,包括浙北、苏南等地。如果把良渚文化辐射区域看成是一个“国家”,良渚古城就是这一国家的中心,像现在的首都北京。那么发现“刻符玉璧”的玉架山遗址,就是这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大城市,可以看成现在的上海。 在该遗址除出土“刻符玉璧”外,还有包括玉冠状器、玉璜、玉镯、玉管串等50余件玉器。其中,以一件高约4厘米、上端宽约8厘米,形如冠帽,造型状若良渚文化“神徽像”上的羽冠的玉冠状器最为珍贵。据了解,玉冠状器一般只见于良渚文化规格较高的大型墓葬中,而且在每一墓中都具有惟一性,每墓最多只有一件玉冠状器出土;只有地位较高的人物才有资格佩戴玉冠状器,而戴着“神冠”的巫师和首领俨然成为神的化身。 此前,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陶器上共发现十多个字。从良渚文化的器物上,能清楚地看到良渚文化时期反山琮王刻符、余杭南湖陶罐的十一个图文及澄湖良渚陶文、马桥宽把杯图文已经有了文字(图文、刻符、绘画),即在良渚文化的鼎盛时期文字(图文、绘画) 已经形成。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刘斌研究员认为,良渚刻画符号都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已经具有文字的性质,在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应当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初期象形文字。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平研究员此前表示,“良渚文化刻符”被认为具有“前文字”的性质,有的刻符近似于装饰性图案,但它们出现在器物的部位和重复程度和可能具有的“语境”与图案有明显区别,商代甲骨文的出现,其中必然包括了良渚刻符的加入,良渚刻符应当是汉字间接的祖先。 (2008-12-18)  
日期:[ 2008-12-16 ] 阅读:3316
马王堆汉墓出土印章与封泥之再研究
孙慰祖(上海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出土印章、封泥的特点在于:它至今仍是汉代考古中时代序列处于最早,同时构成官私印和封泥最完整组合的一批资料。因为这两个条件,它的意义就不仅在于直接揭示墓主的身份,而且对于探究西汉早期官印制度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也带来了许多特殊的信息。虽然有关学者对此墓所出印章已有重要而正确的研究结论,但可再申述的内涵和以前未能认识的问题,我认为仍然存在。   为了便于梳理问题,先将三墓所出印章、封泥汇总如下:  一号墓  出“妾辛追”木印1枚,“字迹清楚的封泥”30枚,其中“轪侯家丞”27枚,“右尉”2枚,“□买之”1枚;(图一)  二号墓  出“长沙丞相”、“轪侯之印”龟钮鎏金铜印各1枚,“利苍”玉印1枚,未见封泥;(图二)  三号墓  尚存“有文字的封泥7、8枚,除一个文字不同(但残缺不全)外,其余均为‘轪侯家丞’”。[1]     一号墓中“□买之”封泥,文字为鸟虫书的简化形态,汉私印中多见。我认为首字即是“黄”字,拙编《古封泥集成》已释“黄买之”。《汉印文字征•十三》有“中黄寿印”,黄篆作“”,两者上部构形相同。封泥下部略残,但按主体结构显然不能另属他字。  三号墓所出“一个文字不同”、“但残缺不全”的封泥,以前未发表图片。由于湖南省博物馆提供的帮助,2002年8月29日我据实物上残留部分结构进行了复原,已释出为“利豕希”二字。释文征询了当时在场的陈松长先生的意见,他亦认同这一结果,其后来馆考察的李学勤先生也表示了肯定的看法[2]。  如此,则三墓出土印章、封泥遗存的二处释读问题均已解决。   围绕上述材料,我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利苍”的秦印风格渊源   关于利苍玉印,王人聪先生先已指出,“四周加有边栏,是秦印的特点,但其字体却摆脱了秦篆圆转的书风”[3],这是入木三分之论。我要补充的意见是,“利苍”玉印的制作应在印主生前,而与同出作为明器的“长沙丞相”与“轪侯之印”所反映的风格存在一个不小的时间跨度。   “利苍”虽不作通常所见秦印的田字界格,但仅加边栏的印式却是秦统一以前已经存在的古风,具体可作比较的是秦昭襄王时期的“泠贤”玉印(图三)[4]。新出秦官印封泥中也有一些同样的印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如“寺工丞玺”、“丰玺”等出现“玺”这一自铭[5],这是统一六国前的印制,则也说明加刻边栏而不施界格的印式出现较早。“利苍”的文字风格,显然大大晚于“泠贤”,但仍具秦篆的某些体势特点也是不容置疑的,如“利”字即是秦篆的典型书法,它与“长沙”、“轪侯”两印文字存有较大的距离。再看复原后的“利豕希”(原印可确认为玉印,说见后)文字和沅陵侯墓所出“吴阳”玉印(图四)[6],结体已臻平正端严,排列匀满,两相比较更有隔世之感。二号、三号墓的年代仅距近二十年,按照文字书风演化的规律,不足以出现如此遽变。从西汉印文递变的序列来看,我的看法是:“利苍”玉印的制作时代不晚于秦汉之际,在风格上更倾向于秦,在逻辑上是合理的。     利苍获封轪侯在惠帝二年(前193年)。他的政治活动处于由秦而汉的时期。利苍本是楚人[7],而其私印却表现出明确的秦式特点,与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马王堆汉墓存在的其他秦文化因素相呼应[8],这一现象,除了时代环境的背景之外,可能还应当在讨论利苍个人政治经历时予以考虑。    “长沙丞相”、“轪侯之印”与西汉官印制度   “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分别为官、爵印同时出土,又由于它的时代下限明确,对于探讨秦汉官印制度的衔接关系带来多方面的信息。   从目前的秦汉封泥、印章资料和文献记载中,我们已可获得汉官印制度形成的大致脉络及其主要内容[9]。“长沙”、“轪侯”两印所揭示的问题是:   首先,汉初君侯印承袭秦制,确定了钮式等级标志,即使用龟钮,但改银为金。秦代存在龟钮官印,来自于实物证明。扬州市博物馆藏有一“武信君印”,上海博物馆藏有“广平君印”(图五),两印均为龟钮银质,形制及文字风格完全相同,印属秦系在今天看来已无庸辩说[10]。上海博物馆另藏有“琅左盐丞”铜印,亦是龟钮。当然,秦时封君印的形、质尚有不稳定性,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昌武君印”为鼻钮铜印。由利苍两印提示,西汉之初即顺接秦制,以龟、鼻钮作为官印的基本等级规格确定下来。在秦汉印系中,官印的这一等级标志一直沿袭到南北朝。     其次,汉官印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变革。汉初官印即取消界格,应当视为在实际施用中需要区别前朝官印而作出的变动。此外,我们在文献上获知西汉早期一次变革的内容是,景帝三年后,随着王国官吏置除权限的重新划分,诸侯王命官限制在秩级四百石以下,则颁制官印的界限也相应调整,这是官印管制权的变化[11]。马王堆所出“长沙”、“轪侯”两印以实物印证了此次变革在形、质上的反映。这一点王人聪先生也已指出:“‘长沙丞相’为鎏金印,表明诸侯王国丞相所佩的官印在吴楚七国之乱以前也是黄金印”[12]。那么和《史记•五宗世家》记太史公曰“高祖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汉独为置丞相,黄金印。……自吴楚反后,五宗王世,汉为置二千石,去丞相曰相,银印”的情况是吻合的。   再次,西汉初官印在形制上也承接秦代。鼻钮官印实例较多,无庸赘述。“长沙”、“轪侯”两印连接了从秦到汉龟钮形制的演变缺环。两印形制的主要特征是:1,龟钮形体狭长,龟形低伏;2,印台较薄,在西汉官印中处于低值。这两点,从整个魏晋南北朝官印龟钮的形制变化来看,是根本性的时代标志。显然,两印与秦“广平君印”一脉相承,下接确知时代下限的徐州出土的“楚都尉印”[13]、“宛朐侯”[14]及传早年山东出土的“石洛侯印”[15],串连起自西汉吕后时期,中经景帝、武帝,再到西汉晚期的龟钮形态演化序列。这一序列的形成,对于传世甚至出土官私印的断代,提供了形制学依据。   两种“轪侯家丞”封泥   一、三号墓均出有“轪侯家丞”封泥,但一号墓存在两种略有不同的印文。   《马王堆一号汉墓》发表的图片中可以看出存在笔画相异的两种“轪侯家丞”。在1990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展》图录中,再次出现出于两枚印章所抑的封泥。我认为这是比较重要的信息。2002年8月,承蒙陈松长先生及保管部邓秋玲女士帮助并提供原始记录,我对一、三号墓所出封泥实物作了观测调查,得以进一步证实一号墓出土的“轪侯家丞”封泥确实存在两种印文。   汉制列侯置家丞一人,《后汉书•百官志》:家丞“主侍侯,使理家事”。汉代主要是实行官职印制度,一官一印。同时出现两种印文的“轪侯家丞”封泥,亦即表明同时存在两枚官印。顺理成章的结论是,一号墓主人死时存在两员“家丞”。   如果深入分析,两种印文存在一定的时代风格的差异,我们将它们分别标为A、B两式。A式(图六)中“家丞”二字含有早期的因素,而B式(图七)中“丞”字末笔已线条化,与A式呈肥笔是明显的对比。B式“家丞”二字同于文帝时期的“女阴家丞”封泥与“馆陶家丞”印章(图八)[16]。这种细微风格差距,似乎也对应了先后两代轪侯的年代间隔。我还了解到,一号墓中所出大多为A式,而三号墓仅见B式。这样,两者的早晚关系也就进一步得到印证。     根据这样的材料和分析,我随之可以提出的看法是,在一号墓封泥中占多数的A式“轪侯家丞”乃属第一代轪侯利苍,B式则属第二代轪侯。一、三号墓主是明确的母子关系,则两代家丞同时共存原因,可以作出这样的解释:利苍虽早夭,然其夫人尚在,仍须家丞侍理,嗣侯既立,是为太夫人;嗣侯亦得依制置家丞一人。列侯家丞,《百官志》明确说是属于家臣。所以它不同于行政官吏,后者才必须是唯一的。   家丞“主侍侯”,汝阴侯墓出土“女阴家丞”封泥,是列侯家丞料理葬事的一例;三号墓“有文字的封泥”中出现了6、7枚“车大侯家丞”(没有文字的可能原本有字而年久剥落),这个比例也启示我们,主理葬事的是家丞,所葬者是他的主人。三号墓中还出现了一支写有“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家丞奋移主君”文字的木牍,明白地记录了家丞的名字及与所葬者之间的关系;《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的第三代轪侯又与墓葬年代条件不符,也与傅举有等先生揭示的随葬品特征亦难以契合,则三号墓非第二代轪侯利豕希莫属。   “利豕希”封泥   第二代轪侯利豕希,见于《史记》、《汉书》记载。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所报道的一枚“残缺不全”的封泥置于封检(封泥匣)中,上半文字主要结构部分残失(图九)。根据过去我对上海博物馆所藏残损封泥复原的体会,有些结构、笔画虽仅存局部,但它只能与某一偏旁对合,可以搜索出相应的部首,通过排除法筛选出残存结构所限定的对象[17]。此件残封泥即是根据右侧、左侧的弧笔在小篆中所限定的部首写法作出延伸,然后再对其另半结构进行搜索、拼对后同样作出延伸,最后完成复原的(图十)。复原后的印文在笔形、结构组合上具有唯一性,因而是确定的。     进一步可以推定的是,抑捺此枚封泥的乃是一枚玉印。西汉玉印文字布局、线条形态均有其特殊风格。我在《古玉印概说》中已有论列[18]。其笔画多出于砣治,因而凹腔与铜印不同,呈U形,抑出封泥正好相反,故特征明显。玉质私印虽不必为王、侯所专有,但值得与其地位联系起来考虑。这也是考古发现已经显示的现象。   由两种家丞封泥既已推出三号墓主为第二代轪侯,复原的“利豕希”印文又与《史记》、《汉书》所记载侯名相合,则墓主身份的结论应该已是水落石出。当然,出现墓主本人所抑的封泥,意义不等于出现印章。对此我的看法是,封护的物品上抑捺“利豕希”封泥,是死者的生前行为,埋葬时所封物品被安置于墓室中。这样的情况还有考古发现的例子,广州象岗南越王墓亦出土抑有墓主名字“目末”的一件封泥,而这枚印章同样未在发掘中出现[19]。   三号墓主的争议已持续二十多年。最早主张为利豕希的傅举有先生以及刘晓路先生已从棺制、随葬器物规格与特征、木牍上所书“家丞奋”文字、墓主年龄等方面作了充分论证[20]。陈松长先生又从汉代丧服制度方面论述木牍纪年与《汉书》所载利豕希卒年之间差异的缘由[21]。封泥文字的明确信息与此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右尉”的归属   一号墓出土“右尉”封泥2枚。“右尉” 是轪侯国的官属,还是轪侯的家臣,研究者意见颇不相同。陈直先生认为系前者[22]。而主张属于后者的意见,理由是“右尉”为半通印,与县(侯国)长吏的官秩不合[23]。   如果不考虑时代背景和其他因素,简单地将半通印与百石以下官秩对应起来的话,按照汉代左、右尉的官秩,根本上就无法解释右尉何以使用半通印这一现象,而不仅仅是一个属于侯国还是家臣的问题。   左、右尉都是令长的佐官,无论中央还是县(侯国),这一关系是明确无疑的。列侯的家臣与侯国官属本非一个系统,前者为侯的家官,以家官的职能,无须置尉,更不用说置左、右两尉了。后者为侯国的行政官吏,在秦代即自成系统。所以汉初列侯可以不就国,由侯国的行政长官“侯相”(由县令长所改)管理,原县的丞、尉作为佐官也必然存在,因为它们的职能并不能由侯相一人代替,《汉书•百官公卿表》只及“改所食国令长名相”是略举大分而已。汉早期封泥中所见的“广侯邑丞”、“赤泉邑丞”、“衍侯邑丞”等便是侯国有丞的标志[24],为了区别于一般县丞,故印文曰“邑丞”,凡单字地名并出现全称侯名。在西汉晚期和东汉,则出现了更加明确的“宁阳国丞”[25]、“复阳国尉”[26]。新莽的侯国,也将县令、长、丞、尉分别改为“相、徒丞、空丞”等。以此实物资料上反映的信息,可证上述推论是成立的。   近年西安相家巷出土的秦封泥,为我们梳理半通印的性质提供了线索。   这批秦封泥中,半通印文见有“泰行”、“太宰”、“祠祀”、“泰官”、“泰内”、“中官”这样一些列卿属官,也有县印(当是县署印),而同样的官名又出现在通官印中[27]。按照汉代的官秩,它们都在四百石以上。而秦印中又有不少乡亭之印,使用的却是通官印。这就告诉我们,在秦代,通官印和半通印的官秩界限尚不严格,同时也存在另一可能,即半通印是作为一种如同后来官署便章性质的印记,在一般程序甚至对内使用的。汉代仍然存在县印而用半通形的,如“蓟丞”、“莒丞”、“丞”,也有如“少府”、“中尉”等秩级颇高属于中央或王国官属的半通印[28],这些印文的时代都属西汉早期。半通印大体上作为低级小吏的官印规格,当在西汉中晚期才形成。因此,一号墓“右尉”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作出分析,即:它与官秩无关。   所以,新出资料也进一步支持了一号墓所出“右尉” 应当归之车大国,或者长沙国的其他县(侯国)。“右尉”封泥所封之物,当然也就自当另属。   马王堆汉墓发掘至今已经三十年过去。这中间,古玺印、封泥的出土资料有了许多新的积累,对秦汉官私印的文字与形制、秦汉官印制度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成果。在此基点上对一、二、三号墓出土印章和封泥进行一次再思考,部分结论与过去有所不同也是合乎认识规律的。由印章、封泥文字研究获得的发现,已经触及到马王堆汉墓研究的有关重要结论。这些发现如能有助于人们对某些延宕至今的问题形成共识,则也表明了进一步整合马王堆文物所涵蕴的多学科信息的意义所在。    注释:   [1]三墓所出印章、封泥的情况,见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4年和《长沙马王堆二、三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第7期。   [2]2002年10月30日,我在北京参加《中国文化与文明》丛书作者会议期间,李学勤先生特地向我表示,他认为我对三号墓封泥的释读是对的。   [3]王人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玺印与封泥略说》,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5月。   [4]杨白:《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文物》1978年第2期。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的发掘》,《考古学报》 2001年第4期。   [6]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化市文物处、沅陵县博物馆:《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   [7]刘晓路先生考定利苍为楚国贵族后代。见《马王堆汉墓杂考》,《湖南省博物馆文集》第四辑,《船山学刊》杂志社,1998年4月。   [8]见郭德维:《试论马王堆汉墓中的秦文化因素》,同3。   [9]关于汉官印制度形成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内容,笔者在《中国古代封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一书中有所论述,可参见。   [10]两印考释见拙撰《西汉官印封泥分期考述》,《上海博物馆集刊》第6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1]拙撰《西汉官印封泥分期考述》一文中对汉代命官与授印的关系作过初步探讨,可参见。   [12]同注[3]。   [13]狮子山楚王陵发掘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8期。   [14]徐州市博物馆:《徐州西汉宛朐侯刘墓》,《文物》1997年第1期。   [15]此印金质,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考释及图版见拙编《两汉官印汇考》,香港大业公司、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16]“女阴家丞”出土于阜阳双古堆汝阴侯夏侯墓,夏侯卒年为文帝十五年。见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馆陶家丞”见于《共墨斋藏古玺印谱》著录,考释参见拙撰《西汉官印封泥分期考述》。   [17]参见拙撰《马王堆三号墓主之争与利豕希封泥的复原》,《上海文博论丛》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18]收入《孙慰祖论印文稿》,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年1月。   [19]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20]傅举有:《关于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主问题》,《考古》1983年第3期;刘晓路:《马王堆汉墓杂考》,同7。   [21]陈松长:《马王堆三号墓主的再认识》,《文物》2003年第8期。   [22]陈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若干问题考述》,《文物》1972年第9期。   [23]同注[3]。   [24]见拙编《古封泥集成》卷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11月。   [25]同注[24]。   [26]见罗福颐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卷五,文物出版社,1987年10月。   [27]所举秦封泥均见文雅堂编辑:《原拓新出秦封泥》,2001年7月。   [28]同注[24]。  
日期:[ 2008-12-01 ] 阅读:3635
汉字统一标准之争
万象文化 2008/02/14 07:50     中日韩,谁在主导“汉字标准”?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海子《以梦为马》   仓颉字,竹简书,虞夏彩陶,殷墟甲骨,那些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的古老符号为中华文明保存了火种,使历史得以记载,学术得以传承。今天,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勃兴,汉字再次迈出它走向全球的步伐。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汉字使用各地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汉字的这一次全球旅程变得不那么平静,其间夹杂着许多意料之外的争议和矛盾——统一之争、编码之争、简繁之争、起源之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环球》杂志记者/谢黎 陈昕晔 詹德斌 蓝建中   【一】   韩国要主导“统一标准汉字”?   2007年11月,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上,同属汉字文化圈的韩中日三国学界已就“统一汉字”达成协议,决定制作一部汉字“比较研究字典”,并制定以繁体字为主统一字形的5000~6000个常用汉字标准字。   此说法被中国媒体转载后,一度引发热议。然而,参加了这次会议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培成告诉《环球》杂志记者,这并不是事实。   苏培成说,在这次会议上,韩国学者的确提出了这个意见,但中方没有在“统一汉字”上与韩日达成任何协议,更没有认同将汉字以繁体字为主进行统一。   “统一的难度是很大的,”苏培成称,“文字政策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不可能向别国看齐。再说,老百姓不关心这事,统一了以后好处并不明显。”   据《环球》杂志了解,在中日韩三个主要汉字国家中,韩国在推动所谓“统一标准汉字”方面态度最为积极。韩国学者提出汉字标准化、统一化的理由是,共同使用汉字的东亚国家各自使用不同形态的字,容易引起混乱,为此需要制定使用汉字的数量,统一汉字的形状,即所谓的“标准化”,并认为这是东亚共同体建设的正确方向。   高丽大学国文教授金兴圭认为,“中日韩三国从历史上就共有文化资本,汉字是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非常有用的资产”,“应该使汉字标准化工作因字形不同产生的非效率性层面达到最小化”。   事实上,国际汉字会议就是在1989年举行的韩日合作委员会联合总会中,韩国首先提出“汉字标准化问题”的产物。此后,韩国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1991年,韩国首次召开了国际汉字会议,此后又相继举行了7次,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成果。   而在第八届国际汉字研讨会之后,韩国一些主要媒体积极呼吁政府出面援助“汉字统一”问题,说“否则将受制于中国”。韩国学者希望行使统一汉字的主导权,并声称要警惕汉字宗主国——中国的意图。   在韩国,实现汉字标准化受到不少人的支持。他们认为,统一汉字应该是统一到繁体字上来,并且希望中国向这个方向靠拢。韩国方面甚至有学者表示,如果大陆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韩国、朝鲜、日本、中国台湾等方面可能会首先采取措施,实现“第一阶段汉字的统一”。   对此,苏培成对《环球》杂志表示:“一些韩日汉学家的愿望是好的,希望推动汉字的使用和交流。但国际汉字研讨会只是三国四方(中、韩、日、中国台湾)一个非官方的学术交流平台,没有固定的机制和常设机构,也不存在哪方当主席的问题。再者,有关汉字的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那只能是空谈。而如果韩国确实如他们所言,要先采取一些措施去做所谓的‘统一标准’,那么我们没有遵守的义务。”   当然,在韩国,同样存在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参加了第八次国际汉字会议的高丽大学教授金彦钟就曾表示:“汉字在各国的语言生活中以不同的形态已经存在很久”,“即使制定了统一常用汉字,但是考虑到各种不便和损失,有没有国家欣然遵守这些也是疑问”。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研究员李浚硕则认为“在常用汉字的概念都没有确定好的情况下,制定共同常用汉字是颠倒了先后顺序”。直至目前,韩国本身并没有制定过常用汉字。   另外,有韩国学者指出,在信息化时代,文字处理软件都带有繁简转换功能,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统一什么字形。一位韩国媒体评论员尖锐地批评说: “为什么韩国的某些学者和某家报纸死抱着要统一汉字不放?”评论说,要么是这些所谓一流大学的教授们认识一些汉字,但是却不会说汉语,在遇到中国人的时候,想通过写汉字来交流,可是对方并不明白,所以感到很郁闷所致,要么就是他们想通过提倡汉字教育来挣钱。   韩国《文化日报》也在一篇评论中称,为了自身的便利,要求他国改变语言体系有些过分。相反,韩国教育当局制定有效的汉字教育体系更符合人意。   【二】   汉字统一在计算机世界实现   在纸上书写的汉字至今或许还远远谈不到统一,但是在计算机上统一已经实现了——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就是把分别来自中文、日文、韩文的汉字,按照共同的认同规则,把本质相同、形状相同或稍异的表意文字(主要为汉字,但也有仿汉字如日本国字、略字、韩国独有汉字)在ISO/IEC 10646的标准框架内,形成有序的集合,赋予一套统一的代码。   也就是说,中日韩三国在写法上有细微差异,但意思基本相同的文字,在计算机上的编码是同一个虚拟的“汉字”,一个编码;而字形不同的汉字,即使是同样含义,也对应着不同的编码,比如繁体字的“壹”和简体的“一”意义相同,却必须有各自的编码。   使用过Win95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繁体字的电邮和网页时,打开会出现一片乱码,其原因就在于那时台湾使用的是BIG-5码,而大陆的编码标准是GB2312。假设,内码(0000)对应的汉字是(一),而在台湾,内码(0000)对应汉字是(十)的话,中文的汉字“一个”,在BIG5系统就可能变成了“十万”。GB码的汉字,在BIG5下,就变成了乱七八糟的符号和文字。   而在Win 2000和XP系统下,我们已经几乎忘却了乱码的烦恼,那是因为其包含了一个国际标准的通用多文种编码字符集,其中的汉字编码就是CJK——中国、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共同参与,由中国主导完成的。   实际上,这套多文种编码字符集的创建、整合和最终成型,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一方面,世界IT龙头企业微软发起制定Unicode标准,似乎企图完成一个古老的人类夙愿:修建一座有助于人类沟通的“通天塔”——一个涵盖了目前全世界使用的所有已知字符的统一编码方案。   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在修建另一座通天塔——ISO10646,中文全称为: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ISO10646国际标准定义了一个31 位的字符集,这是一个难以言喻的巨大编码空间,总共达21亿4748万3648个码位。   也许,即使搜罗地球上古今人类所有符号、所有文字,也不会有字符分配到第20位 100 万码位空间,而这还不过是31位空间的两千分之一。迄今为止被定义了的,也不过其中的前16位子集,称为基本多语言面 (BMP),包括 65534个码位 (0x0000 到 0xFFFD),尚不及全部空间的万分之一,但是已基本包含了世界上所有已知语言的字符,包括各种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如阿拉伯文、藏文、汉字、彝字以及国际音标符号等等。   目前,这两座通天塔其实已经合成了一座:1993年ISO10646与Unicode合作,制定了第二个方案,1993年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即ISO10646-1。两个标准的字符对应的编码是完全一致的,两者不断扩充的文字编码是继续对齐的。   这座通天塔的功用,已经在现实中发挥——微软的MSN可以同时支持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文、日文、韩文、阿拉伯文、印度文、希伯来文。操着不同语言的人可以在同一个界面上一起聊天。   稍嫌讽刺的是,这个沟通自由的梦想现在正和与垄断纠缠不清的微软帝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从Windows NT开始,Unicode已经成为Windows 操作系统的主体代码,或者说基本代码或轴心代码,各个代码页面表面上在那里存在,但是内部的表示、处理和外部的传输、交换等等都是Unicode。   三流的国家制造产品,二流的国家提供技术,一流的国家制定标准。谁制定了标准,谁将掌握未来,在通天塔的理想背后,是一只商业的巨手。   “汉字统一编码不仅最大限度地简化了以汉字为载体的信息(短信、电子邮件、Web、电子出版物)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传输和交流;而且还极大地降低了软件开发和移植的成本,使一套程序用于多文种的语言环境。”几乎全程参与了汉字内码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的张轴材对《环球》杂志记者阐明了CJK的商业价值。   如此看来,韩国的一些学者提出“统一汉字”的所谓共识,真的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荒谬和狭隘吗?   【三】   日本的质疑   尽管电脑上的汉字统一编码起步情况良好,但在日本,却有不少学者认为,不能将ISO10646与Unicode混为一谈。他们认为,一个公共标准的制定,却由美国私营企业的联合体制作,很不公平。   日本学者认为,西方人无法了解日本传统的汉字文化,而且日本的事情应该由日本人来做主。东京学艺大学教授太田昌孝就在《日语现在很危险——错误的文字编码国际化》一书中指出,Unicode将全世界所有语言的文字统一起来的精神是很荒唐的。这是愚弄日本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的做法,对美国希望建立全球标准的危险做法持批评态度。   太田昌孝指出Unicode最主要的缺点是,制定者不了解意思就把日语汉字和中国汉字用同一个比特来编码,必然招致混乱。   日本不少学者认为,Unicode能够区分结构上的文字,但是无法区分语言,所以在多种语言文字的环境下,单靠Unicode就无法实现精确的区分。   现在,日本人在录入含有汉字的日文时,使用作为日本工业规格(JIS)的3个文字编码集合,也就是JIS X0208、JIS X0212、JIS X0221,它们都是与ISO 10646-1国际标准对应的。   对CJK统一汉字编码标准,日本学者认为其强令日本、中国和韩国的汉字统一,会出现问题。因为中日两国的简化字也有不少差异,例如“艺”的简体字在日本是“芸”,并非“艺”,这就会与汉语的“芸”相混淆;而日本用的简体字和中文也有一些是不同的,比如中国的“卖”在日文里是“壳”。而日本的字符集JIS X0208和JISX0212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四】   汉字统一编码不为人知的内幕   “(汉字统一编码)这个工作做得很艰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张轴材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此间中方的努力从未被公开报道过。但我敢说,这是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密切合作,最有成效的项目之一。”   张轴材应该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他曾是中日韩联合研究组(CJK-JRG)的主编兼召集人,是汉字国际编码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在他的讲述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浮出了水面。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在网络上能正确无障碍地传输汉字,计算机里处理交换用的汉字代码需要有一套认同规则。在前全国计算机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工程院院士陈力为的支持下,中国建立起一个跨部委的工作组,其工作内容是被列为“七五”攻关项目之一的汉字内码与数据类型标准化。   “我们做着做着就发现原目标设定得太低了,当时代码的混乱到了很危险的地步,可以说是‘万码奔腾’。IBM、DEC、NEC、日立、富士通、 AT&T等大公司使用的汉字内码都不一样。虽然那时还没有一个网络世界,但可以预见到如此发展,这将来会变成阻碍沟通和发展的大问题,”时任工作组副组长的张轴材对当时的忧虑还记忆犹新,“不仅如此,当时台湾已经流行BIG-5码,即俗称的‘大五码’,大陆则在发展多个GB(国标)字符集标准,两岸走了不同的道路,这种分歧已不容忽视。”   1988年,中国建立了通用国际代码联合会(ACCC)。“这个协会完全按国际规则来操作。在汉字问题上,如果中国人内部都不同,还怎么跟别人谈,所以首先两岸要同。虽然当时两岸形势复杂,沟通困难,但我们努力跟台湾方面取得了联系,问他们是否感兴趣。他们表示了高度兴趣。这下,统一的基础就有了。”张轴材回忆说。   的确,有了态度的统一,也就有了会谈的可能。1989年春节后,大陆和台湾的代表团在香港碰面了。台湾方面为首的是有台湾“IT教父”之称的宏基董事长施振荣,台北电脑公会的各大电脑公司,而大陆则去的是国家科委、国家语委、电子部、标准局委等部门的代表。   “那时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场面,双方都问‘咱们怎么办’,GB(国标)和BIG-5怎么走到一起呢?我们提议先背靠背讨论一下,然后互亮底牌,结果发现想法是一致的,都是要借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汉字编码的开发,让它近期成为两岸交换之标准,远期成为两岸共通之标准。”   会谈结束后,两岸都有了实际的行动。台湾把资料都汇总到大陆,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把字都揉在一起,进行认同和甄别,并建立多字符集汉字数据库,同时中方也秘密地把日本和韩国的汉字也纳入了多字符集汉字数据库。   1989年,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会议上,中方代表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正式提出中日韩统一编码的N480提案,并提出了具体方案,引起轩然******。文字工作者、IT界人士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国际上,最强烈反对提案的是日本。韩国基本上不表态。而美国作为许多大工业公司的代表,站在了支持的一方。   谈到这些往事,张轴材至今对很多人心存感谢:“这是个技术外交与技术开发并行的工作。在ISO会上,每次都吵架,主要是跟日本人辩论。日本代表很强硬,我虽然是初次当发言人,但一点也不胆怯,因为我身后有国家好几个部委的支持、中文信息学会的支持、团队的支持、两岸四地一大批专家的支持,同时还有一批非常有远见的、在大IT公司任高职的华人的支持,特别要提出的是IBM王学猛、DEC 公司叶三闾、香港ITF的郑家安、台北电脑公会的苏亮、杜全昌。”   因为支持派和反对派相持不下,韩国提出到汉城开特别会议。就在1990年的特别会议上,中日韩决定折中建立CJK-JRG,并通过了三国轮流坐庄的机制。后来在进入CJK汉字认同甄别的实质性阶段时,各方觉得老轮流坐庄,效率不高,于是,张轴材被任命为CJK-JRG的主编兼召集人。   很快,在ISO的会议上开始讨论汉字编码的方案。产生了一个重要决议:以中国的多字符集为基础,生成字表。这是我们“七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要成果。但是在字序问题上,曾经相持不下。美国一度提出在字序上把日本JIS汉字放在前头,以换取日本人的支持。中国当然不干。于是,1990年春节那几天,在多伦多举行了秘密会谈。在会上,中国提出回到《康熙字典》序为首、《大汉和》《大字源》和《汉语大字典》序为辅的排序建议,随后成为了各方同意的妥协方案。   在不断讨论中,中日韩已达成两点共识,一是按文字编码,而不是按国家、地域、语言编码;二是要按字形统一编码,而不是按字音、字义或具体的造型编码。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这是正确的方向。ISO用投票来表决是否支持汉字统一编码,结果在1990年旧金山会议上,以16比2的表决结果,达成了决议。   1993年,ISO/IEC 10646-1《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正式发布。中国等同采用此标准制定了GB 13000.1-1993。该标准采用了全新的多文种编码体系,收录了中、日、韩20902个汉字。   “在汉字的国际编码问题上,中方一直是主导,这一点毫无疑问。”张轴材称,现在标准制订的大方向没有问题了,虽然在国际会议上,各方仍然为了各自的利益争论不休,但已经有了基本规则,ISO10646(GB13000/Unicode)已成为主流编码。   【五】   简体繁体哪个是“正体”   众所周知,关于汉字的争议不仅发生在中日韩之间,在中国内部,大陆和台湾学者对繁体字、简体字的优劣也颇有争议。   2007年12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马英九应邀到台湾高雄县辅英科技大学演讲时称,汉字应该称为“正体字”,而不是“繁体字”,因为汉字一点都不“繁”。他甚至打算把汉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为世界遗产。   就汉字申遗的问题,大陆方面的做法恰恰相反。北京师范大学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王宁告诉《环球》杂志记者:“我们刚开过申遗名录的讨论会议,汉字被列在名录上面,但我们把它删掉了。汉字符号不需要保护,它有延续性,几千年都没有间断过发展和传承。申遗是为了抢救濒危的文化,而汉字的情形并不是这样。”   简体字与繁体字属于一脉相承。中国出版界前辈陆费逵早在1909年即撰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第一次公开提倡简体字。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有大量文盲的现实,推行繁体字的简化,无疑让更多的人易于学习和掌握了汉字。   王宁向记者介绍说:“当初在确定简化字时,遵循了一条总原则:只整理古来或民间的写法,不自创。如今,大陆非文盲人口中习惯写简体字的比例高达 95.25%。”王宁也直言,“我从不否认简体字存在弊端,我们曾经提出恢复八个繁体字,比如‘乾湿’的‘乾’,和‘干部’的‘干’区分开,但就是这八个字也没能通过。”   在大陆,有些人认为简化字还简得不够,要继续简化,对此王宁表示“语委的态度是不再继续简化汉字”。   对于目前文言文印刷恢复为繁体字,人们的手写汉字中繁简并用的一些情况,王宁认为,“文言文用简体字印刷,意思是不对的,应该恢复为繁体字。对个人的书写也没有强制性的规定,繁简并存的现象对文字的发展来说是有利的,经过实践的检验,哪些字该繁、哪些该简,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苏培成教授则认为:“‘正体字’不是台湾的发明,两岸没分开前都叫‘正体字’,也就是规范字。大陆推行简化字已经50多年,我认为它是成功的,并且这种成功超出了中国国境,比如新加坡也在用我们的简化字。不仅如此,现在简化字大量地进入台湾。有相识的台湾学者说他的书架上的书有一半是简化字的。”   而学者的共识是:汉字在现实的应用中需要规范,这个规范需要从基础的小学教育开始抓起,让孩子从小学会使用规范汉字。读古籍、研经史的确不是每个老百姓要去做的,但是写规范的汉字,进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化修养,才能避免出现在夏天感叹“七月流火”之热的无知笑话。   王宁介绍说,由国家语委主持制订的《规范汉字表》将在2008年3月“两会”前正式推出。   【六】   汉字——东亚的国际文字   近年来,汉字是东亚国际文字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想法浮现,作为东亚国际文字的汉字的重要性将被重新评估。一些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也意识到了汉字的重要性,并把其作为提升国民文化共识的一大手段。   2007年12月13日,韩国韩联社的文章称,有一家中国媒体在报道中表示,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朴正秀认为,汉字是由韩民族发明后传播到中原地区,成为现在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位教授还建议,韩国政府把汉字申遗。韩联社表示,据调查,首尔大学的韩国历史系和东方历史系里并没有朴正秀其人,韩国政府也没有把汉字作为韩国文化单独“申遗”的打算。   据《环球》杂志了解,韩国主流学者的看法认为中国是汉字的宗主国,普通人基本上没有去怀疑这个共识,但声称汉字是韩民族祖先创造的说法并不是没有。   此外,韩国也有一些学者和媒体主张,汉字是东亚的共同文化遗产,并不能说属于哪一个国家,就像他们主张儒教是东亚的文化一样。   而在日本,汉字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觑。2007年12月12日,东京清水寺住持森清范在长1.5米、宽1.3米的特大张纸上挥毫写下一个“伪”字。这个字,正是经日本国民筛选,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反映2007年度日本世态的年度汉字。   在这个“伪”字面前,书写者森清范激愤指陈,“这个字被选中让我感到羞耻和愤怒。为个人利益而欺骗他人,真是可悲的社会”。   一字一世界。选出一字精准传达社会普遍情绪,并非易事。正因如此,日本年度汉字之选,惊心而有趣。在岁末年终之际,用汉字的力量去塑造国民通识,激发国民思考,意义不可谓不深远。   日韩对汉字的态度,应该引起国人的反思,不是愤懑而是反思: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是否有足够的尊重和传承?在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如何与多元文化共处?如何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逐年增强。孔子学院纷纷设立,海外中文热持续升温,此外,简体字的辐射范围也在拓宽:联合国所有的中文文件都已采用简体字;澳洲一些地区近年将高中会考的中文试卷,由过去提供繁体和简体两种中文字,改为只提供简体字;加拿大的卑诗省教育厅早先制订的中文课程纲要是繁、简体并用,但修订后的中文课程纲要,已希望教师先教简体字,适当时机再教繁体字;使用繁体中文的香港地区,近年接受简体字的速度很快,各大企业网站同步架设简体版,贩售简体字书籍的书店随处可见……文化是国力,国力促文化。
日期:[ 2008-12-16 ] 阅读:3150
甲骨学一百年的回顾与前瞻
    殷墟甲骨的发现,迄今已达一百年了。甲骨确切地说是在哪一年发现的,学术界颇有争议〔1〕,今后还可能讨论下去, 但考虑到“村农收落花生,偶于土中检之”, 于是为古董商人所得之说, 其始出或在1898年冬,而由王懿荣鉴定则是1899年。不管怎样,现在开始纪念这件学术史上的大事,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甲骨的出现导致一门学科的产生,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甲骨学。“甲骨学”这个词系何人何时首创,有待考证,然据胡厚宣先生的《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率先以“甲骨学”揭橥于论著标题的,是朱芳圃先生。朱氏是王国维先生在清华的弟子,他在1933年出版专著《甲骨学文字编》,1935年又印行《甲骨学商史编》。同时,1934年《中法大学月刊》有李星可《甲骨学目录并序》,1935年复旦大学《文学期刊》有郑师许《我国甲骨学发现史》〔2〕, 此后“甲骨学”作为学科名称便广泛流行〔3〕。     甲骨学的内涵可有狭义与广义。狭义的甲骨学特指甲骨及其文字本身的研究,广义的则举凡以甲骨文为材料论述历史文化者皆得纳入。过去如董作宾先生《甲骨学五十年》(后修改为《甲骨学六十年》),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严一萍《甲骨学》等,取义均较专门。本文所述也想以狭义的甲骨学为限,略陈拙见,请方家指教。   让我们先由甲骨的搜集著录谈起。殷墟甲骨到如今一共出土了多少片,因为“片”的定义不很明确,加之收藏分散,不断流动转手,要精密统计是很不容易的。50年代初,陈梦家先生曾估计为10万片〔4〕。近年,胡厚宣先生计算有16万多片〔5〕。最近有学者表示不同意, 仍认为“近10万片”为妥〔6〕。甲骨绝大多数是碎片, 陈梦家文以小屯YH127坑情形为准,推断相当“完整的甲和胛骨数千”,不过YH127龟甲基本完好,从历年发掘经验看,实在是罕见的,多数情况下甲骨在埋藏时业已残碎,所以碎片所代表的完整甲骨数量会更多。   甲骨的著录,始于1903年刘鹗的《铁云藏龟》,到1983年郭沫若先生主编、胡厚宣先生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图版13册出齐,为一大结穴。《合集》汇总诸家,共收录甲骨41956片, 当时已出材料的主要内容皆已搜罗在内。作为《合集》组成部分的释文及来源表,也将于近期出版。   《合集》以后,又有若干著录问世。其间比较大宗的,发掘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小屯南地甲骨》,收藏品有许进雄《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松丸道雄《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李学勤、齐文心、艾兰《英国所藏甲骨集》、雷焕章《法国所藏甲骨录》与《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录》,伊藤道治《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馆藏品甲骨文字》、胡厚宣《苏德美日所见甲骨集》和《甲骨续存补编》等等。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学者正在做《甲骨文合集补遗》的编纂工作。   《合集》及其后种种著录,为全面整理殷墟甲骨准备了条件。例如吉林大学于省吾先生等学者安排计划,编著“《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甲骨文考释类编》(出版时名《甲骨文字诂林》)、《甲骨文选》等四部著作”,构为“一个完整的系列”〔7〕。这些书籍, 已经取代了多年来人们习用的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等书。其中《甲骨文选》未出,但已有王宇信等主编的《甲骨文精萃选读》、徐谷甫、濮茅左的《商甲骨文选》等,体例略似。   整理工作, 还需要提到香港饶宗颐先生主编的《甲骨文通检》〔8〕。《通检》已出四册,第一册先公、先王、先妣、贞人,第二册地名,第三册天文气象,第四册职官人物,极便学者。据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有“甲骨文电脑资料库研究计划”,规模宏大,刻正逐步实施中。   甲骨的缀合复原,也是整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缀合专书,始于曾毅公先生1939年的《甲骨叕存》,该书于1950年扩大出版为《甲骨缀合编》。专就抗战前发掘所获甲骨缀合的,有郭若愚先生等《殷虚文字缀合》〔9〕、张秉权先生《殷虚文字丙编》〔10〕。70年代,又有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及《甲骨缀合新编补》〔11〕。   据以上叙述可见,甲骨的著录和整理,于几代学者的努力下,业已有了显著的成绩,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今后没有更多工作好做。以材料的搜集而论,国内外还有若干公私收藏,数量尽管不多,仍有精品,令人兴遗珠之叹。著录的方式也可以改进。早期仅用拓本,甚或限于条件,以摹绘代之,不少原物至今已不可见,非常可惜。实则甲骨除文字以外,其本身尚须从许多角度考察研究,不是拓片摹本所能代替。对较重要的标本,采用彩色摄影等等方法著录,将有裨于研究的进展。缀合拼复也有好多工作可以进行。比如《殷虚文字乙编》新版和补遗已出,《甲、乙编》的坑层记录也发表了,使这些发掘材料的进一步拚缀更有条件。   甲骨文字的考释,是古文字学最明显的一项成果。自1904年孙诒让著《契文举例》发端,不知有多少学人于此付出心力。释读文字的作品,在每年出现的甲骨学论作中,总是数居首位。   已出土甲骨到底包含多少不同的字,长期以来学者间有各种估计。多数人根据孙海波《甲骨文编》、金祥恒《续甲骨文编》,推定为5000字以上,然而近日有学者做了仔细研究,指出只有4000字左右,其说当更可据。于省吾先生考释甲骨文字,收获甚巨,其《甲骨文字释林》自序云,甲骨文字“已被确认的字还不到三分之一,不认识的字中虽有不少属于冷僻不常用者,但在常用字中之不认识者,所占的比重还是相当大的。……所以说目前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较诸罗(振玉)、王(国维)时代虽然有所发展,但进度有限。”20年前他这番话今天仍旧适用,可见甲骨文的读释是十分困难的。有人宣称在短期内释出多少字,断不可信。   甲骨文的字编,起着汇集文字考释成果的作用。这种字编虽以罗振玉1916年的《殷虚书契待问编》为滥觞,惟其内容限于待考,真正成系统的当以1920年王襄先生《簠室殷契类纂》、1923年商承祚先生《殷虚文字类编》为最早,而最流行的是孙海波《甲骨文编》。《甲骨文编》初版于1934年,1965年出了修订版〔12〕。近年新出的熘惺嫦壬鞅唷都坠俏淖值洹贰?3〕,更为广博精审。结集诸家训释的专书,过去较完备的是李孝定先生《甲骨文字集释》〔14〕,近期则有上面谈到的《甲骨文字诂林》,着手考释甲骨文字者都可由之得到帮助。   董作宾先生1935年的名文《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5〕,是殷墟甲骨分期的开山之作。“断代研究”本为一词,由于大家习引《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在古文字学界竟把“断代”当成“分期”的同义语了。甲骨大多是非发掘品,缺少坑位和地层关系的记录,给分期带来障碍。董氏以发掘材料为基础,创立了五期的分期学说,为学者普遍遵循。此后随着殷墟发掘中甲骨新材料的发现,他对自己的分期作了几次补充修改,如在《殷虚文字乙编自序》中提出“文武丁卜辞”之说,在《甲骨学五十年》中认为第一期应包括祖庚。“文武丁卜辞”说引起了一系列讨论,陈梦家先生1951年起在《燕京学报》上发表《甲骨断代学》(后收入《殷虚卜辞综述》)〔16〕,指出“文武丁卜辞”其实属于武丁时代。1953年,日本贝塚茂树、伊藤道治两先生的《甲骨文断代研究法之再检讨》〔17〕,也有类似意见。陈梦家等先生的见解,近年已得到考古发掘证据的支持。   在“文武丁卜辞”问题讨论之后,又有“历组卜辞”的问题。历组卜辞基本上即董氏五期中第四期那类卜辞。1928年,加拿大学者明义士作《殷虚卜辞后编序》(未完成),曾认为这类卜辞属武丁后半至祖庚时。1960年以后,我达到类似的看法,1977年以殷墟妇好墓的发现为契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此说后来幸得裘锡圭、林沄等先生的支持发展,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反对。1973年小屯南地的发掘,进一步刺激了有关的讨论。由历组卜辞的研究,引申到甲骨分期理论的检讨,形成了被称为“两系说”的分期新说。关于新说的详情,可看1996年末出版的《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一书〔18〕。   甲骨分期讨论持不同见解的各方,对有关研究的深入都有其贡献,这是我多次强调过的。综观讨论的过程,田野发掘的进展实有其决定的影响。最近小屯南地发掘报告的发表〔19〕,使我们对不同意“两系说”的看法有了更多的认识〔20〕。相信殷墟的继续发掘,会促进分期问题的解决,到那个时候,运用甲骨材料去探讨历史文化就将更加便利。  殷墟甲骨的发现,引导到殷墟遗址的确认及其一系列发掘,从而展现出商代丰富光辉的文化面貌,已经载入世界考古学的史册〔21〕。也许更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发现以不容辩驳的证据填补了古史的空白。对于我国绵延久远的历史,曾有种种怀疑否定的论点,例如19世纪晚年,有名考古学者德摩根在其《史前人类》中,便断言中国文明只能上溯到公元前7、8世纪〔22〕,与其后国内提出的“东周以上无史”论相合。甲骨的发现和殷墟发掘,一下子恢复了一大段古史。王国维研究甲骨,论证了商朝先公先王的谱系,他说:“由此观之,则《史记》所述商一代世系,以卜辞证之,虽不免小有舛驳,而大致不误,可知《史记》所据之《世本》全是实录。而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又虽谬悠缘饰之书,……其所言古事亦有一部分之确实性,然则经典所记上古之事,今日虽有未得二重证明者,固未可以完全抹杀也。”〔23〕这在方法论上为古史的重建带来了光明,无怪乎郭沫若先生在1929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对王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甲骨学一百年间,名家辈出,论作如林,特别是5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出版于1952年,所收876条, 当时已叹为大观,而1991年印行的《甲骨学与商史论著目录》〔24〕,竟有16开本631页。繁多丰富的成果,自然不是小文所能缕述的。 好在这些年有了一些概述性的专著,如王宇信《甲骨学通论》,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等。我们期待最近能出现规模更大,像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那样的著作,对20世纪甲骨学作全面的总结。   甲骨学的研究尽管已有相当长的历史,非常多的成果,但仍然有好多工作要做,许多疑难没有解决。实际上,甲骨的奥蕴大部分还不曾抉发,用以探究古代历史文化也大有可为。以为甲骨研究得差不多了的止步自画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十几年前,我曾试提过古文字学的15个课题〔25〕,其中5个是甲骨方面的,即卜法和文例的研究、分期的研究、缀合与排谱、历法的研究及地理的研究,今天看来都仍有待探讨。这里想特别说的,是甲骨学今后的发展一定要进一步以考古学为基础。甲骨本身是一种考古遗物,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样适用于甲骨的研究,随着考古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甲骨的鉴定研究也会引进新的手段〔26〕。相信21世纪的甲骨学将更为发扬光大。            注释: 〔1〕王宇信《甲骨学通论》第24~32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胡厚宣《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第161~164页、30页, 中华书局1983年。同书141页1933 年《通报》苏联布那托夫《甲骨学之新研究》,标题乃后来译文。  〔3〕濮茅左《甲骨学与商史论著目录》载,1930 年周予同先生在《学生杂志》有《关于甲骨学》一文,翌年《开明活页文选》又有周蘧同题文章,两文未见,记此备考。  〔4〕陈梦家《解放后甲骨的新资料和整理研究》, 《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5期。  〔5〕胡厚宣《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史学月刊》1984年第5期、《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10号。  〔6〕孟世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汉字》,《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1期。  〔7〕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序》, 《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年。参见赵诚《关于〈甲骨文字诂林〉》,《书品》1997年第3期。  〔8〕饶宗颐主编,沈建华编辑《甲骨文通检》第一~四册,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1995年。  〔9〕郭若愚、曾毅公、李学勤《殷虚文字缀合》, 科学出版社1955年。  〔10〕张秉权《殷虚文字丙编》,已出6册, 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59~1972年。  〔11〕严一萍《甲骨缀合新编》,台湾艺文印书馆1975年;《甲骨缀合新编补》,同上1976年。  〔12〕孙海波《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  〔13〕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另有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14〕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65年。  〔15〕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1935年。  〔16〕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  〔17〕贝塚茂树、伊藤道治《甲骨文断代研究法之再检讨》(日文),《东方学报(京都)》第23册,1953年。  〔18〕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以上叙述参见黄天树《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李学勤序,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年。  〔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9集,1995年。 参看郭振禄《小屯南地甲骨综论》,《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  〔20〕李学勤《读〈1973年小屯南地发掘报告〉》,待刊。  〔21〕参看丹尼尔《考古学简史》(Glyn Daniel,A Short History of Archaelogy,Thames and Hudson,1981)第174页。  〔22〕Jacques de Morgan,Prehistoric Man, 转引自〔21 〕第173页。  〔23〕王国维《古史新证》第52~5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24〕濮茅左《甲骨学与商史论著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5〕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年。  〔26〕参看仇士华、蔡莲珍《解决商周纪年问题的一线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1995年。
日期:[ 2008-12-01 ] 阅读:3166
一九○○年以来出土简帛一览
1901-1908 新疆古尼雅遗址(汉晋) 66支 斯坦因获1985文物出版社《楼兰尼雅出土文书》 1901-1914 新疆古楼兰遗址(魏晋) 421支 斯坦因、斯文赫定、橘瑞超获1985文物出版社《楼兰尼雅出土文书》 1907年 甘肃敦煌汉边塞遗址(两汉) 708支 斯坦因获1984文物出版社《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 1920年 甘肃敦煌汉边塞遗址(两汉) 17支 周炳南获1990文物出版社《散见简牍合集》 1930-1931年 内蒙古额济纳河汉边塞遗址(两汉) 10100支1980中华书局《居延汉简甲乙编》、1987文物出版社《居延汉简释文合校》、1998文渊企业有限公司《居延汉简补编》,台北 1930、1934年新疆罗布泊汉边塞遗址(两汉) 71支 黄文弼获1984文物出版社《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 1931年 新疆古尼雅遗址(汉) 26支 斯坦因获商务印书馆《中国学术》二○○一 2(总第六辑) 1931年 朝鲜平壤南井里东汉墓M116 1支 1、赗方 1972中央公论社《乐浪》,东京 1942年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1、楚帛书一件 1985中华书局《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研究》2、商承祚藏十三残片 1992《文物》11期3、其他帛书残片(赛克勒美术馆藏) 1998广西师范大学《李零自选集》中有介绍 1944年 甘肃敦煌汉边塞遗址(两汉) 48支 夏鼐获1948《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1961科学出版社《考古论文集》、1984文物出版社《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 1951年 湖南长沙五里牌楚墓 38支1、遣策 1995齐鲁书社《战国楚竹简汇编》 1951-1952年 湖南长沙伍家岭西汉墓M201 9支1、封检 1975科学出版社《长沙发掘报告》 1951-1952年 湖南长沙徐家湾西汉墓M401 1支1、有"被绛函"3字 1975科学出版社《长沙发掘报告》 1953年 湖南长沙仰天湖楚墓 43支1、遣策 1995齐鲁书社《战国楚竹简汇编》 1953年 湖南长沙杨家湾楚墓 72支1995齐鲁书社《战国楚竹简汇编》 1955年 湖北武昌任家湾六朝墓(郑丑) 3支1、谒 1955《文物参考资料》12期 1957年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 146支1、遣策       2、《墨子》佚篇或儒家著作1986文物出版社《信阳楚墓》、1995齐鲁书社《战国楚竹简汇编》 1957年 江苏高邮邵家沟遗址(东汉) 1支1、东汉符簶 1960《考古》10期 1959年 新疆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古城(汉?)1959《文物》7期有简介 1959年 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墓M6 480支1、《仪礼》(庆氏或后氏本?)   2、日忌杂占 1964文物出版社《武威汉简》 1959年 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墓M18 10支 1、王杖事例、诏书 1960《考古》9期 1962年 江苏连云港海州网疃庄焦山东汉墓 木方2枚1、衣物疏 1963《考古》6期 1963年 江苏盐城三羊墩东汉墓M1 木椟1枚1、随葬物清单 1964《考古》8期 1965年 湖北江陵望山楚墓M1   219支1、卜祷 1995中华书局《望山楚简》、1995齐鲁书社《战国楚竹简汇编》 1965年 湖北江陵望山楚墓M2   69支1、遣策 1995中华书局《望山楚简》、1995齐鲁书社《战国楚竹简汇编》 1966-1969年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西晋墓M53  1支1、以练易棺交易文书 1972《文物》1期 1971年 甘肃甘谷刘家坪东汉墓    23支1、桓帝时有关宗室奏书、诏书 1984甘肃人民出版社《汉简研究文集》 1972年 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    79支1、医药书 1975文物出版社《武威汉代医简》 1972年 湖北云梦大坟头西汉墓M1  1支1、衣物疏 1973《文物》9期 1972年  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M1  4942支及数千残片1、《孙子兵法》十三篇及五篇佚文(《吴问》、《黄帝伐赤帝》、《四变》、《地形二》、《见吴王》) 2、《孙膑兵法》(附下篇,为《十阵》、《十问》、《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牝城》、《五度九夺》、《积疏》、《奇正》。85年本无,75年本有)       3、《六韬》 4、《尉缭子》   5、《守法守令十三篇》(《守法》、《要言》、《库法》、《王兵》、《市法》、《守令》、《李法》、《王法》、《委法》、《田法》、《兵令》、《上篇》、《下篇》)  6、《晏子春秋》1985文物出版社《银雀山汉墓竹简》(壹)(精装本)、1975文物出版社《银雀山汉墓竹简》(壹)(线装本)7、《地典》 8、《言御赋》(《唐勒》) 9、《十官》、《五议》、《务过》、《为国之过》、《起师》等论政论兵类40余篇 10、《曹氏阴阳》、《三十时》、《天地八风五行客主五音之居》等阴阳占候类10余篇 11、《算书》、《相狗方》、《作酱法》等杂书1985文物出版社《银雀山汉简释文》 1972年  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M2 32支1、《汉元光元年历谱》 1985文物出版社《银雀山汉简释文》 1972年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M1 361支1、遣策 1980中华书局《文史》第10辑 1973年 湖北江陵藤店楚墓 24支 1973《文物》9期有介绍 1973年 河北定州八角廊西汉墓M40 约2500支1、《论语》 1997文物出版社《定州汉墓竹简论语》2、《文子》 1995《文物》12期3、《太公》 2001《文物》5期(改名为《六韬》) 4、《儒家者言》 1981《文物》2期5、《保傅传》6、《哀公问五义》7、《日书》8、萧望之等人奏议 9、《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其他1981《文物》8期有介绍 1973年 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霍贺)墓 7枚木方1、随葬物清单 1974《考古》3期 1973年 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侍其繇)墓 2支1、遣策 1975《考古》3期 1973年 湖北光化县五座坟西汉墓M3 30支(5枚可见字迹)1、遣策 1976《考古学报》2期 1973年 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M8 175支1、随葬物清单 1976《文物》6期 1973年 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M9 83支 1973年 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M10 176支1、文书、契约、帐目 1974《文物》7期 1973-1974年 内蒙古额济纳河汉边塞遗址(两汉) 19637支出土地点:1、肩水金关 11577支2、甲渠侯关 7865支3、甲渠塞第四燧 175支1990文物出版社《居延汉简--甲渠侯关与第四燧》、1994中华书局《居延新简--甲渠侯关》收录1972-1982年间获居延汉简,共8400余枚 1974年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 1支1、有"樵中格吴子运"6字 1989文物出版社《北京大葆台汉墓》 1974年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M3    竹简木椟610支1、遣策      2、木椟 (1)、衣物疏 (2)、随葬验对木牍 1994《文物》6期3、《十问》、《合阴阳方》、《杂禁方》、《天下至道谈》 1985文物出版社《马王堆汉墓帛书》(肆)(精)帛书、帛图1、《丧服图》(《丧制图》)   1992湖南出版社《马王堆汉墓文物》?2、《城邑图》(《园寝图》)3、《卦象图》(《符簶》、《杂占图》)    1992湖南出版社《马王堆汉墓文物》?4、《老子》(甲本)及卷后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1980文物出版社《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精)5、《老子》(乙本)及卷后佚书(《经法》、《十六经》(《经》)、《称》、《道原》) 1980文物出版社《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精)6、《周易》:(1)、《易经》1984《文物》4期(《六十四卦》)、1992湖南出版社《马王堆汉墓文物》(2)、《易传》1992湖南出版社《马王堆汉墓文物》(3)、《二三子问》、《易之义》、《要》1993上海古籍出版社《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1994湖南出版社《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有《二三子问》(4)、《缪和》、《昭力》1995上海古籍出版社《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辑7、《相马经》 1977《文物》8期8、《春秋事语》    9、《战国纵横家书》 1983文物出版社《马王堆汉墓帛书》(叁)(精)10、《五十二病方》及卷前佚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甲、乙本)、《脉法》、《阴阳脉死候》) 11、《去谷食气》 12、《导引图》 13、《养生方》(后附《牝户图》) 14、《杂疗方》 15、《胎产书》(前附《人字图》、《禹藏图》) 1985文物出版社《马王堆汉墓帛书》(肆)(精)、1992湖南科技出版社《马王堆古医方考释》16、《刑德》(甲本)17、《刑德》(乙本) 1992湖南出版社《马王堆汉墓文物》18、《刑德》(丙本)19、《隶书阴阳五行》20、《篆书阴阳五行》(《式法》) 2000《文物》7期有介绍21、《长沙南部地形图》 22、《驻军图》 1977文物出版社《古地图》23、《出行占》24、《木人占》25、《辟兵图》(《太一将行图》、《神祗图》) 1992湖南出版社《马王堆汉墓文物》26、《五星占》 1978科学出版社《中国天文学史文集》(无图,只有释文)27、《天文气象杂占》 1979文物出版社《中国文物》 1974年 江西东湖西晋(吴应)墓 6支1、墓刺 2、遣策 1976《考古》6期 1974年 江苏盱眙东阳西汉墓M7 1支1、祈祷书 1979《考古》5期 1975年 湖北凤凰山西汉墓M167 74支1、遣策 1976《文物》10期 1975年 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M168 67支1、告地策 2、遣策 1975《文物》期有介绍、1993《考古学报》4期? 1975年 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M169 83支 1975年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M4 1155支1、《语书》 2、《为吏之道》(末附魏律二条) 3、《秦律十八种》 4、《效律》 5、《秦律杂抄》 6、《法律答问》 7、《封诊式》 8、《日书》 9、《编年记》 1990文物出版社《睡虎地秦墓竹简》 1975年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M11 2支1、役卒黑与惊之信 1981文物出版社《云梦睡虎地秦墓》 1976年 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M1 15支1、《从器志》 2、《东阳田器志》 1988文物出版社《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 1976年 江苏连云港海州小礁山汉(戴盛)墓木方1支1、衣物券 1977年 甘肃玉门花海汉边塞遗址 91支1、武帝遗诏 2、簿籍、书信 1984甘肃人民出版社《汉简研究文集》、1991中华书局《敦煌汉简》 1977年 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 6000余支1、《仓颉》 1983《文物》2期2、《诗经》 1988上海古籍出版社《阜阳汉简诗经研究》、1984《文物》8期3、《周易》(占卜家之易) 2000三联书店《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辑(同时还公布《庄子杂篇》残简) 4、《年表》 5、《大事记》 6、《作务员程》 7、《行气》8、《万物》(旧题《杂方》) 1988《文物》4期9、《刑德》及《日书》10、《相狗经》 11、《楚辞》及佚辞赋 12、篇题木椟(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国学研究》第7卷公布1、2号木牍及《说类杂事》残简)其他1978《文物》8期有介绍 1978年 湖北江陵天星观楚墓 70余支1、卜祷 2、遣策 1982《考古学报》有介绍 1978年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 240余支1、遣策 1989文物出版社《曾侯乙墓》 1978年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西汉墓M115 300余支1、军事操练、编制等文书 1993文物出版社《上孙家寨汉晋墓》 1978年 江苏连云港花果山云台西汉墓 13支1、封诊式类 2、历谱 3、日书 4、商业文书1982《考古》5期 1979年 江苏邗江胡场西汉(王奉世)墓M5 26支1、神灵名位椟 2、日记椟 3、文告椟 4、丧祭物品椟 5、木签 6、木觚 1981《文物》11期 1979年 江西南昌阳明路吴(高荣)墓 23支1、木刺 2、遣策 1980《考古》3期 1979年 甘肃敦煌马圈湾汉边塞遗址(两汉) 1271支1991中华书局《敦煌汉简》 1980年 四川青川郝家坪秦墓 2支1、秦武王二年丞相甘茂为田律 1982《文物》1期2、另一片文甚漶漫 1980年 河南临澧九里楚墓 100余支1、遣策 2、占卜 1980年 新疆古楼兰遗址(魏晋) 63支1、屯戍类简 1988《文物》7期 1980-1989年 陕西西安西汉长安未央宫遗址 115支1、医药、人名、记事 199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 1981年 湖北江陵九店楚墓M56 205支1、遣策 2、日书 1995科学出版社《江陵九店东周墓》、2001中华书局《九店楚简》 1981年 湖北鄂城水泥厂吴(史绰)墓M1 6支1、名刺 1982《考古》3期 1981年 甘肃武威磨嘴子东汉墓 26支1、王杖诏书令 (乃农民发掘后上交者) 1984甘肃人民出版社《汉简研究文集》 1981年 甘肃敦煌酥油土汉边塞遗址(西汉) 76支1、屯戍等类文书 1984甘肃人民出版社《汉简研究文集》、1991中华书局《敦煌汉简》 1983-1984年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墓M247 约1200支1、《二年律令》2、《奏谳书》 1993《文物》8期(上)、1995《文物》3期(下)3、《盖庐》4、《脉书》 1989《文物》7期5、《引书》 1990《文物》10期6、《算数书》 2000《文物》9期7、历谱8、遣策2001文物出版社《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1983-1984年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墓M249 约400支1、日书 1985《文物》有介绍 1983-1984年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墓M258 58支1、历谱 1985《文物》有介绍 1983年 江苏扬州平山养殖场西汉墓 3支1、木楬题署 1987《文物》1期 1984年 甘肃武威五坝山汉墓M3 1支1、墓主私事文告 1990文物出版社《散见简牍合辑》 1984年 安徽马鞍山吴(朱然)墓 17支1、木刺 2、谒 1986《文物》3期有介绍 1984年 江苏仪征胥浦西汉墓M101 20支1、《先令券书》 2、《赙赠记录》 3、《衣物券》1987年《文物》1期 1984年 湖南常德德山夕阳坡楚墓M2 2支1、记事 1987湖南省楚史研究会主编求索杂志社《楚史与楚文化》:《常德德山夕阳坡二号楚竹简初探》 1985年 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晋(前凉)墓M19 木牍5枚1、职位记事 2、衣物疏 1990文物出版社《散见简牍合辑》 1985年 江苏连云港海州陶湾村西汉(西郭宝)墓5支1、衣物疏 2、谒 1988《东南文化》第二辑 1986年 湖北江陵秦家嘴楚墓M1 7支1、卜祷 1988《江汉考古》2期有介绍 1986年 湖北江陵秦家嘴楚墓M13 18支1、卜祷 1988《江汉考古》2期有介绍 1986年 湖北江陵秦家嘴楚墓M99 16支1、卜祷 1988《江汉考古》2期有介绍 1986年 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M1 464支1、《日书甲种》 1989甘肃人民出版社《秦汉简牍论文集》2、古地图7幅 1989《文物》2期3、《墓主记》 4、《日书乙种》 1989《文物》2期有介绍 1986年 湖北江陵岳山秦墓M36 木牍2支1、日书 2000《考古学报》4期 1986年 甘肃金塔地湾城(A35)肩水侯关汉遗址 1000余支 1986年 甘肃高台 晋(常封)墓 1支1、? 1990文物出版社《散见简牍合辑》 1986-1988年 甘肃敦煌汉边塞遗址(两汉) 137支1991中华书局《敦煌汉简》(图版)、1991《文物》8期 1986-1987年 湖北荆门包山楚墓 279支1、文书 有:《杂书》、《集箸言》、《受期》、《疋狱》、贷金、案例、所投 2、卜筮祭祷 3、遣策1991文物出版社《包山楚简》(图版)、1996武汉大学出版社《包山楚简初探》 1987年 湖南张家界古人堤遗址(汉) 数十支 1987年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墓M127 300支1、日书 1992《文物》9期有介绍 1987年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墓M136 829支1、《功令》 2、《去谷食气》 3、《盗跖》 4、历谱 5、《律令》 6、遣策 1992《文物》9期有介绍 1988年 湖南省慈利石板村楚墓M36 4000支1990《文物》10期有介绍 有《国语·吴语》、《逸周书·大武》、《管子·霸形》、《宁越子》等 1988年 湖北江陵毛家园西汉墓M1 74支1、遣策 2、牍 1994《江汉考古》4期有介绍? 1989年 湖北江陵九店楚墓M621 127支1995科学出版社《江陵九店东周墓》 1989年 湖北江陵云梦龙岗秦墓 293支1、秦律 1994《考古学辑刊》第8辑、1995科学出版社《云梦龙岗秦简》、2001中华书局《龙岗秦简》 1989年 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   16支1、王杖令 2、关于盗、虫灾、火灾之律令 1993《文物》10期 1990年 甘肃敦煌清水沟汉代烽燧遗址(西汉) 41支1、地节元年历谱 2、屯戍类简 1996法律出版社《简帛研究》第二辑 1990年 湖北江陵高台西汉墓M6 53支,14支有字1、遣策 2000科学出版社《荆州高台汉墓》 1990年 湖北江陵高台西汉墓M18 4支1、封检 2、告地书 3、名数 4、遣策 1993《文物》8期、2000科学出版社《荆州高台汉墓》 1990年 湖北江陵扬家山西汉墓M135 75支1、遣策 1993《文物》8期有介绍 1990年 湖北荆州沙市区关沮周家台秦墓M30 387支1、历谱 其中一部分(《秦始皇三十四年历谱》)见1999《文物》6期2、日书 3、《病方及其他》 2001中华书局《关沮秦汉墓简牍》 1990年 湖北荆州沙市区萧家草场西汉墓M26 35支1、遣策 2001中华书局《关沮秦汉墓简牍》 1991年 湖北江陵鸡公山楚墓M481、遣策 1992《江汉考古》3期有介绍? 1990-1992年 甘肃敦煌悬泉驿遗址(两汉) 23000余支1、邮置、邮置道里、邮书 2、过所、乘传 3、诏书、官府文书 4、律令、品、司法文书 5、簿籍 6、信札 7、古籍 2000《文物》5期有介绍、2001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悬泉汉简释粹》 1992年 湖北老河口 (战国) 两座 10余枚1、遣策 1992年 湖北江陵砖瓦厂楚墓M370 6支1、司法文书 200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简帛研究二○○一》 1993年 新疆古尼雅遗址(汉) 2支1、《仓颉》 商务印书馆《中国学术》二○○一 2(总第六辑) 1993年 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M15 800余支1、《效律》 2、日书 3、《归藏》 1995《文物》1期有介绍 1993年 湖北黄冈黄州区曹家冈楚墓M5 7支1、遣策 2000《考古学报》2期 1993年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 805支1、《老子》甲、乙、丙本 2、《太一生水》 3、《穷达以时》 4、《唐虞之道》 5、《尊德义》 6、《忠信之道》 7、《成之闻之》 8、《六德》 9、《性自命出》 10、《缁衣》 11、《五行》 12、《鲁穆公问子思》 13、《语丛》(一、二、三、四)1998文物出版社《郭店楚墓竹简》14、《语丛三》遗简1支 2002年5月3日《中国文物报》 1993年 湖北江陵范家坡楚墓M27 1支 1993年 湖南长沙望城坡古坟垸西汉长沙王后墓 100余片 签牌 1993年 江苏东海尹湾东汉墓M2 1支1、遣策 1997中华书局《尹湾汉墓简牍》 1993年 江苏东海尹湾东汉墓M6 168支1、《集簿》 2、《郡属县乡吏员定簿》 3、《长吏迁除簿》 4、《吏员考绩簿》 5、《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薄》 6、《六甲阴阳书》 8、历谱 9遣策 11、谒 12、《元延二年起居记》 13、《行道吉凶》 14、《刑德行时》 15、《神乌赋》1997中华书局《尹湾汉墓简牍》 1993年入藏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 1200余支其中 1、《孔子诗论》 2、《缁衣》 3、《性情论》有2001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4、《民之父母》 5、《子羔》 6、《鲁邦大旱》 7、《从政》 8、《昔者君老》 9、《容城氏》有2002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其他尚有《易经》、《彭祖》、《乐礼》、《曾子》、《武王践昨》、《赋》、《子路》、《恒先》、《曹沫之陈》、《四帝二王》、《曾子立孝》、《颜渊》、《乐书》等80余?部书。 1994年 河南新蔡葛陵楚(平夜君)墓 1000余支1、祭祷 2、遣策 2002《文物》8期有介绍 1996年 湖南长沙走马楼吴井J3 140000余支1、其中2400余片木简有1999文物出版社《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1999《文物》5期有介绍,内容为券书、司法文书、长沙郡人名簿、名刺、官刺、账簿 1997年 湖南长沙科文大厦长沙太守古井T3(东汉) 200余支据《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介绍J4、J5、J18、J21、J25亦出土一些竹简,内容为官府文书、名刺、练字 1997年 江西南昌火车站东晋(雷垓)墓M3 3支1、衣物疏 2、名刺 2001《文物》2期 1999年 湖南沅陵县城关镇虎溪山西汉(吴阳)墓M1 近千支图书、刑德、黄籍、美食方 2000年 湖北随州市孔家坡砖瓦厂西汉墓M8 785支1、日书 2、历谱 3、木牍 2001《文物》9期有介绍 2000年 天津蓟县刘家坝乡大安宅村古井?(汉/魏)木椟1枚道家方术文书 ? 湖北沙市周家岩秦墓M50 120余枚 ?年入藏 香港大学藏简共259支⑴、书籍简 楚 10支⑵、日书简 西汉 109支⑶、奴婢廪食粟出入簿 西汉 69支⑷、遣策 西汉⑸、序宁简 东汉 14支 1996《传统文化与现代化》6期 ⑹、河堤简 东汉 26支⑺ 、松人解除木牍 前凉 1支2001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 2001年 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遗址(甲渠侯官所辖)第7、9、14、16燧 500余支汉简 2002年? 重庆云阳县双江镇旧县坪遗址 20余支汉简? 2002年 湖南龙山县里耶镇战国古城J1 36000余枚(楚、秦)? J3? 2002年 甘肃玉门市花海乡毕家滩墓葬(西凉-北凉)?9块衣物疏、M4有3-4块棺板写有张裴《晋律注》(诸侯律、捕亡律、系讯律等)? 2002年 陕西西安南郊西汉墓 木椟? 2002年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双龙村汉墓 衣物疏一片? 2002年 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M2 1000支? 除此之外,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第二批楚简)、湖北考古所、荆州博物馆、甘肃考古所等单位亦有数量不详藏简。
日期:[ 2008-12-01 ] 阅读:4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