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工作动态
“甲骨文每周识字”栏目发布超300期
“甲骨文每周识字”作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社会进行甲骨文知识普及的窗口,自2019年3月开始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字博社教”等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被“学习强国”、安阳融媒等平台多次转发。截至当前,“甲骨文每周识字”共发布306期,涉及文字600余个,已接近半数甲骨文已识字。每个例字包括甲骨文字形、解说、书法创作等内容,对普及甲骨文和规范汉字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栏目撰写过程中,工作人员参考、核对了大量资料,包括近年古文字学者发布的相关论著,审慎选择字形和考释意见,兼顾旧说与新知,做到图必有依、言必有据;其次,科普甲骨文的同时注重规范汉字与甲骨文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台”字:通用规范汉字“台”和“臺”最初是两个不同的字,而不是简单的繁简关系。“臺”在甲骨文中由“之”和“宀(mián)”构成,“之”标示读音,“宀”表示与建筑物有关,是“臺”的早期字形。《说文解字》:“臺,观四方而高者。”本义是四方高而平的建筑物。卜辞中用作动词,表示修建高台。在六书中属于形声。“臺”字目前不见于两周金文。战国晋系、楚系文字写作“(侯马盟书)”“(‘平台’三孔布(《货系》2479))”“(郭店简)”“(上博简)”,基本上由“之”和“室”构成,与甲骨文构形相近。秦系文字写作“(太后漆卮)”“(‘杨台’印)”“(‘李台’印)”,由之、高、至构成,这就是《说文解字》“从至、从之、从高省”的来源。后世字形继承秦文字而来,写作“(西汉马王堆帛书)”“(北大简)”“(东汉说文小篆)”“(礼器碑)”“(唐颜真卿颜家庙碑)”。现在的通用规范汉字“台”,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写作“(春秋哀成叔鼎)”“(归父盘)”“(吴王光鉴)”“(台寺缶)”“(战国陈喜壶)”“(上官豆)”“(郭店简)”“(鄂君启车节)”等,与《说文解字》所收“台”字的小篆字形()相合。只是先秦“台”字多用作“以”“治”“始”,与今天的意义没有关系。《说文解字》说“台”字的读音是“从口、㠯(yǐ)声”,但“台”字在古代有多个读音,读tái时特指星名——“三台”,引申为地位尊崇的“三公”之职,所以,“台”常用于敬称,如台启、台鉴、府台、道台、兄台等。“臺”的本义是高大的建筑,也可引申出令人敬仰之意,所以,“台”“臺”二字很早就可以通用,如东汉张表碑“当陟台阶”就以“台”代“臺”。1935年公布的《简体字表》将“台”作为“臺”的简化字收入,二者正式建立繁简关系,为通用规范汉字沿袭。 再如“获”字: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今天所用的“获”字含义非常广泛,凡是得到了什么东西都可以叫获。但古代表示得到、获得这个意思时所用的字并非一个。《说文解字》一书中就收有两个,一个是“獲”,表示“猎所获也”,就是渔猎时的收获,收获的是动物;一个是“穫”,表示“刈谷也”,就是收获庄稼的意思,收获的是植物。甲骨文中用以表示收获庄稼的“穫”字见于下面的“表二”,多由表示庄稼的“禾”和表示收割工具的“辛”或“斤”构成,也是一个会意字。只是此字后世不传。战国文字有“(上博楚简)”“(睡虎地秦简)”,与《说文解字》“穫”字构形()一致,是一个由“蒦”和“禾”构成的形声字。 “甲骨文每周识字”发布以来得到了广大网友和文字爱好者的关注和好评,栏目将坚守初心,精益求精,继续发布优质内容为大众服务。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首批入选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60家单位之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发挥特色优势、产出重要成果,为创新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开拓路径,为推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提供支撑。我们将继续秉持科学、规范的工作理念服务公众,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甲骨文每周识字”栏目,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提出宝贵意见与批评。
日期:[ 2025-01-10 ] 阅读:144
中国文字博物馆召开 2024年度消防安全培训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提升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我馆于2024年12月24日下午,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安全知识测试,邀请安阳市消防安全委员会专家黄杰,就如何更好的开展消防安全工作为题,重点围绕“三全管理”建设落实,火灾隐患的辨析预防、提升个人消防安全意识能力等方面做了专业讲授,我馆各部室主任、副科级以上中层干部、抢险突击队成员以及新入职员工、字博公司、特保中队参加了培训。培训中,消防专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引用大量实际发生的消防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火灾的危险性、预防措施以及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等关键要点,让抽象的消防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特别强调安阳市推行的“三全管理”在消防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每一位员工在各个工作环节中都肩负着重要的安全责任,只有全方位落实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博物馆的安全运营以及人员和文物的安全。在培训的第二环节,进行消防安全测试。测试内容涵盖消防基础知识、火灾逃生技巧以及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检验大家对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消防知识,发现不足,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提供了方向。
日期:[ 2024-12-24 ] 阅读:306
中国文字博物馆大思政教育活动走进郑州大学实验小学点燃甲骨文文化传承之火
2024年12月1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大思政教育活动 “一片甲骨惊天下” 走进了充满活力与求知欲的郑州大学实验小学,为校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本次活动由专家讲座《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一片甲骨惊天下” 微展览以及独具特色的甲骨文工坊三个部分组成,旨在通过多维度、沉浸式的体验方式,让孩子们深入领略甲骨文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将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有机融合。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安阳市首席科普专家王双庆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述了甲骨文作为中华文化新地标的重要意义。从甲骨文的起源与发现过程,到其神秘而富有智慧的字形结构,再到其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以及在整个中华文明发展长河中的基石地位,王双庆老师的讲授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们对古老文字世界的好奇之门。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在互动环节更是积极提问,展现出对甲骨文浓厚的兴趣。“一片甲骨惊天下” 微展览现场,专业的讲解员带领孩子们穿梭于各个展板之间,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甲骨文中隐藏的故事。孩子们紧跟讲解员的脚步,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侧耳倾听,小脑袋里仿佛在构建着一幅幅古人生活的画卷,在认真聆听与思考中真切感受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最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的当属甲骨文工坊环节。在墨色生香甲骨文书签体验区,孩子们在龟甲状的书签上一笔一划地用甲骨文书写着立志警句及吉祥话语,专注的将古老的文字艺术融入到现代的文创作品之中。每一个书签都成为了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文化创意结晶,承载着他们对甲骨文的热爱与敬意。在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体验区,现场热闹非凡。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刷墨,然后将纸张轻轻覆盖,均匀施压。当一幅幅精美的甲骨文十二生肖跃然纸上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与自豪。他们不仅体验到了传统印刷术的神奇魅力,更在亲手操作中深刻领悟到了甲骨文所蕴含的文化生命力。此次“一片甲骨惊天下”活动走进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积极推动大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普及的重要举措。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成功地激发了他们对甲骨文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未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字文化的使命,将更多精彩的文化活动带到校园、社区,让古老的文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文化传承的火炬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手中传递不息。
日期:[ 2024-12-23 ] 阅读:344
博物馆里的大思政:“一片甲骨惊天下” 主题活动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
2024年12 月 19 日,由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郑州大学、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博物馆里的大思政:“一片甲骨惊天下” 主题活动在郑州大学松园社区活动中心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推进大思政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广大师生搭建一个领略甲骨文魅力、感受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平台。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安阳市首席科普专家王双庆以《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为题,从甲骨文的价值、甲骨文的构字规律、甲骨文的认识误区等七个方面深入追溯了甲骨文的起源与发现历程,详细剖析了甲骨文的字形结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华文明传承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他特别指出了当前大众对甲骨文认知存在的一些误区,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认知观念。河南省政府2024年工作报告提出,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甲骨文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品格,通过讲座鼓励同学们积极探索甲骨文与现代创意生活的融合路径,让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中国文字博物馆“一片甲骨惊天下” 微展览生动展示了甲骨文中大千世界。中国文字博物馆大思政老师通过微展览,深度解读了甲骨文这一古老文字背后所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带领师生们领略数千年前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百态,使大家对甲骨文所蕴含的文化密码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理解。在印刷术手工坊环节,同学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亲身体验了甲骨文雕版印刷的神奇魅力。这一环节将印刷术和甲骨文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亲手操作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更为真切的感悟与体验。活动尾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中义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他表示这次活动意义重大、效果明显,集讲座、展览与互动体验为一体,清晰梳理了甲骨文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卓越贡献,为广大师生开启了一扇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宝藏的大门,树立了文化自信。未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继续与郑州大学紧密合作,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郑州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作用,探索更多富有创意与实效的文化传承活动形式,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事业的热情与活力,携手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的智慧与磅礴力量。
日期:[ 2024-12-20 ] 阅读: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