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文字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高位谋划“动起来、活起来、响起来、用起来、富起来、走起来”路径措施,扎实抓好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工作,着力扩大汉字文化影响力。全年接待游客约216万人次。现将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领导
(一)全面从严治党
组织领导与落实:2024年初,中国文字博物馆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并部署2024年任务。通过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领导干部工作汇报会等方式,加强督促落实。
民主集中制与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党委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强化党内自我监督。
政治生活与带头示范: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双重组织生活,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党课,加强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
推进高质量发展:聚焦安阳市打造“殷墟甲骨文”目标,开展“大讨论”活动,建立工作台账,征集并落实意见建议,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二)思想理论武装
理论学习: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纪学习教育:以《条例》为抓手,开展专题读书班、集中学习交流等活动,规范党员干部思想和行动。意识形态工作:制定意识形态工作方案,细化责任机制,加强调度、研判和通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
二、开拓创新,各项业务工作扎实开展
(一)拓宽思路,文物征集出成效
中国文字博物馆全年完成单一来源采购西安碑林拓片35套450余张的鉴定及招标工作;完成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借展30枚竹简的调换工作;完成“龙耀中华——龙年生肖文化展”免费借展铜器、瓦当、木质、玉器等类别展品100余件/套;接受捐赠《淳化阁帖》《两汉铭文铜镜拓本集》、瓦当、打字机近200件套;接收安阳市公安局移交清代彩粉人物纹瓷瓶1件;购买陈梦家手稿和冯其庸书信2件,“太平通宝”等钱币282枚。制定并完善《中国文字博物馆世界文字展品征集实施方案》,计划2025年征集展品近100件,积极推进征集工作。
(二)潜心钻研,学术研究有成果
中国文字博物馆完成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获立项3项,河南省博物馆学会项目立项1项;完成安阳市社科联社科规划课题结项17项(其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完成市政府调研课题13项结项;完成2023年河南省博物馆协会课题结项3项;申报安阳市社科成果奖6项,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24年5月,汉字古今”——汉字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被河南省教育厅推荐为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大、特色工作项目,知识查询功能预计2025年底向社会开放使用。制作播发“百字学甲骨”系列视频118期,在自媒体每日一期不间断播发。目前该系列视频已被学习强国平台选中,根据平台要求逐期播发,目前已播发105期。完成《书契万象——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精品图录》《泽润中华——汉文字对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第五缉)《中国文字博物馆馆刊》(2期)的出版;编辑、编纂《甲骨文综理表》《第九届文字发展论坛论文集》《甲骨文普及读本》《金文字典》等书籍。
第九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于11月8日至11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召开,主题为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数字技术应用等,秉持“促进交流,推动转化”理念。50余位甲骨学、文字学、考古学、AI等领域的专家齐聚,共探文字发展前沿及新时代路径。在中博热搜榜单 “国内博物馆学术与研究热点盘点” 荣登第三名。由河南省博物馆学会主办,河南博物院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承办的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交流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召开,河南省16个地市的博物馆和15家省外博物学会共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三)精心磨砺,开门办展有亮点
一是原创展览“有龙矫矫 其文杲杲——中国文字博物馆甲辰龙年文化展”荣获2024年度河南省“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优秀展览,并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名单。“诗情画意—古琴书画艺术展” 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二是成功举办“石上史诗 岩绘众生——贺兰山岩画暨韩美林岩画艺术作品展”“铭刻墨语——中国文字博物馆藏古代名碑名刻拓片展”“那些年的刻骨铭心,让我说与你听——甲骨文化展”等18个大型原创展览。举办微型展览有“文肃字穆——七朝儒家石经文献展”“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等10个。三是“汉字”巡展在国内外共展出13场,先后走进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
(四)丰富创新,宣传教育扩影响
一是开展线上、线下社会教育活动、研学课程1034余场,参与人数约109万人次以及数百名留学生,涉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哈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浙江、上海等地。二是“汉字源流绎古今”获全国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文字里的中国·家国情怀”展教合一青少年社教案例入围“2024年全国文博社教宣传展示活动”百项创新案例。三是2024年,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吴卫国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运富教授等专家举办讲座11场。四是2024年,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发布消息161篇,在省级新闻媒体上发布消息150篇,在市级新闻媒体上发布消息323篇,中国文字博物馆自媒体发布消息2629篇,总粉丝量超过107万,网站点击量达到504899次。先后27次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关注和报道。五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家文博基地顺利揭牌,并在学习强国平台设立“学习强国”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区,目前已上报150多篇图文和视频内容,总阅读量超过1200万次。
(五)创意融合,文化产业新发展
一是通过自主研发和授权合作等方式,共开发了甲骨文生肖饰品系列、吉语、咬文嚼字等188款文创新品。二是创新模式,拓宽文化产业经营领域。新增甲骨文书法展示,优化调整商品展示空间,打造开放式、触摸式的近距离购物体验形式;引进甲骨文主题咖啡、甲骨文面、字里茶间等餐饮内容,既创新了文创应用形式,也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三是《汉字故事·文化中国》展入选中宣部2024年对美人文交流重点项目;《创新表达方式 讲好汉字故事——<汉字之美—中华文字展>》入选安阳市2023年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典型案例。
(六)强化管理,安全保卫守底线
2024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先后在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大型安全检查4次;组织全馆职工进行消防疏散演练2次,日常消防演练共12,夏季防汛演练2次,消防安全培训4次,电梯应急救援演练2次;新进讲解人员的岗前培训1次;进行防暴恐演练12次,微型消防站演练52次,只有保障博物馆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才能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
(七)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提效能
一是按照市委政法委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中国文字博物馆2024年度平安建设工作考评细化分工》,动员各部室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和舆情防控等工作,确保平安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10月,我馆再次成功创建成为全市2023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二是人才引进计划积极推进,引进5名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办理入职手续,博士生研究生合作已完成签约。同时,完成了市直招聘2人、军队家属安置入职1人,高效处理中国文字博物馆法人变更及及各项人员变动手续。三是积极争取足额拨付预算经费,并申请追加2024年度非税预算支出。四是在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编制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PPP项目运营期绩效评价方案》下,对项目运营综合管理,秩序维护,环境、设备设施管理,社会监督及经营效益等方面进行年度考评,考评结果为合格,完成项目首年度运营期绩效考评考核工作。
三、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中国文字博物馆在2025年计划中列出了一系列重点工作安排,紧密贴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导向,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注重政治引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为主线,围绕中心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扎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理论武装;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圆满完成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选树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激发组织队伍活力。
2.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障
持续完善工作机制,选优配强工作力量,规范意识形态、纪检监察各项工作流程,做好意识形态领域规范动作,不断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和平台管理,持续压实意识形态责任。持续向下传导压力,落实好主体责任,抓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严实工作作风,严肃各项纪律,努力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3.全力推进文物征集工作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文物奇缺,文物征集工作任重道远,要积极争取文物征集保护专项财政资金,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征集少而精的藏品。构建特色收藏体系:优先征集展线急缺和馆藏弱项的藏品,打造馆藏特色,全球范围内征集不同类别文物拓片,实现全国拓片收藏第一,以精品为主,分区域、分系列征集。加强文博单位交流合作,加强宣传,与媒体深入融合合作,征集方式多管齐下。
4.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
2024年是我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三年(2022—2024年)运行评估总结收尾年度。2025年将汇总各部室三年工作完成情况,对照运行评估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完备档案资料,为运行评估打好基础。
5.举办第八届四堂杯书法大展
自2010年起,中国文字博物馆已成功举办七届“四堂杯”书法大展。2022年,第七届大展更是创新性地引入了VR全景线上展厅、线上直播及新媒体宣传,取得圆满成功。按照既定工作计划,第八届“四堂杯”书法大展工作将于2025年上半年启动。
6.扎实做好各类各项创建工作。
一是积极响应、全力配合安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争作为窗口形象单位增光添彩;二是常态长效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以创建促规范,以文明促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三是多措并举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走深走实,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7.持续推进图书出版工作
继续推进《金文字典》字形摹写、校改等工作;推进《甲骨文普及读物》的编写出版工作;做好《中国文字博物馆馆刊》《中国文字博物馆集刊》等书籍的出版工作。
8.持续举办《汉字》巡展
《汉字》国际巡展在深化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协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合作路径,旨在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计划适时推进在埃及、罗马等地设立2-3站海外文字文化交流项目;《汉字》国内巡展将致力于创新合作机制,主动寻求多方合作单位,同时,将加强与安阳融媒及合作办展地区媒体的联动宣传,扩大影响力。2025年巡展计划走进东莞市图书馆与广西玉林市王力博物馆等。
9.策划打造高质量特色展览
加大原创性临时展览的策划力度,引进高质量临时展览,拟于2025年1月—2月举办《甲骨文诗词书法展》,3月—5月举办《历届优秀获奖作品展》,11月中旬举办《第八届“四堂杯”书法展》等大型临时展览7个,策划完成5至10个小型原创图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