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字博先锋 | 理论学习

勇担文化新使命 奏响奋进最强音丨2024年安阳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 2025-02-21 ] 阅读:89
勇担文化新使命 奏响奋进最强音

——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安阳融媒记者 李庆龄
一场场内容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宣传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浸润心田;
一篇篇反映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新闻报道有深度、有力度,让安阳“频频出圈”;
一个个关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动人瞬间,让主流价值牢牢占领人们的精神高地;
一场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铺就市民群众精神家园的“诗与远方”……

回首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使命任务,围绕中心大局,争先进、创一流,重创新、谋出彩,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高举思想旗帜
深化理论武装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先后在郑州、杭州、厦门等地10所高校举办,吸引15万余名师生观展,为师生们送去了生动鲜活的思政课。
640.webp_调整大小

上海交大师生参观“红旗渠精神进校园巡展”。(资料图)

思想之光引领前行之路,激扬奋进力量。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这一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14次集体学习,通过请专家、作报告、搞调研,探索理论学习提质增效新模式;市级领导同志带头联系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以安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试点,探索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我市加快打造红旗渠精神高地,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安阳师范学院成立“红旗渠精神传承弘扬中心”。
这一年,我市打造“一县(市、区)一特色宣讲品牌”,深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全市共开展宣讲7958场,受众51.9万人次;制作宣讲短视频169个,点击量122万余次。“红旗渠精神万里行”宣讲案例被省评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十大优秀案例之一。

这一年,我市成立安阳市深化殷商文化研究工作专班,与郑州、商丘和省直有关部门联动开展研讨交流,围绕殷商文化的传承发展、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等开展区域合作。

壮大主流舆论
传播发展强音
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一年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通过创新手段、全媒呈现,记录下安阳发展的累累硕果,讲述了殷墟甲骨的文化新韵,一条条精彩报道、一道道新闻大餐,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024年,我市在中央主要媒体及省直主要媒体重点栏目刊发稿件2809篇(条),位居全省第一。作为全国首批11个城市之一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城市品牌共建行动,我市在央视《新闻30分》栏目投放城市形象宣传片,进一步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640.webp (1)_调整大小

殷墟博物馆正式开馆。(资料图)
640.webp (2)_调整大小

殷墟博物馆迎来第100万位游客。(资料图)

主题宣传浓墨重彩——
聚焦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策划开展主题宣传,唱响社会主旋律,汇聚强大正能量。50余家媒体,近300名记者,1500余篇稿件,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宣传出彩出圈;开馆仅半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充分彰显安阳文化魅力。组织开展“文脉千年回响”“云游安阳”系列等网络直播活动,总台《2024年开学第一课》向全国宣传介绍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围绕点亮殷墟、洹河夜游、古城夜游等特色文旅主题活动,开展直播活动200余场,总观看量突破3.5亿人次。

640.webp (3)_调整大小

“文脉千年回响”网络直播活动海报

640.webp (4)_调整大小

“云游安阳”(第九季)网络直播活动海报

对外传播多点发力——
组织召开市级以上新闻发布会25场,在国家文物局召开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新闻发布会。推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成立全国首家文博基地,配合做好世界古典学大会嘉宾“走读中国”中原行、中法“爱河南·中原行”等活动。在Facebook(脸书)和Twitter(推特)运维“发现安阳”账号,在英国、法国等地组织“汉字”国际巡展,借助对外传播平台国际化宣传推介安阳。
大宣传格局不断强化——

建立全市新闻宣传策划协调机制,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加强选题策划。统筹全市政务新媒体互联融合宣传,涵盖123家市直单位网站、抖音号等网络平台,粉丝量达420万。打造“4+N”(“4”即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县级媒体,“N”即第三方平台、自媒体)传播矩阵,塑造主流舆论强势。持续深化市级媒体“三个融合”和市级媒体2.0版改革,主流舆论阵地进一步壮大。

赓续中华文脉
赋能城市发展
“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习近平主席2024年的新年贺词,暖心又提气,特别提及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指出“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令安阳上下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充分挖掘殷墟及甲骨文文化内涵与价值,持续做好殷墟甲骨文传播展示与活化利用,聚力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更好地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聚力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
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来安调研,组织编制《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的工作规划》。加强甲骨文书法、甲骨文文创产品、甲骨文演艺、甲骨文图书等活化演绎。举办甲骨文识读大会、国际汉字大会、“文肇洹上”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大赛等活动。做好甲骨文广播体操宣传推广,制定《甲骨文广播体操地方标准》,举办甲骨文广播体操推广展演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640.webp (5)_调整大小

第十一届中原文博会安阳展区。(资料图)
深化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殷墟景区管理处、殷墟博物馆新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3家文物景区完成“两权分离”改革。积极培育壮大文化企业,组织相关企业赴深圳、重庆等地参加文博会,在第十一届中原文博会上,我市“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主题展馆累计参观人次达60万,荣获省“最佳组织奖”称号。
广泛开展系列文化活动——
“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举办3万余场,惠及群众近300万人次;举办“回望情深——张海书法展”、中马建交50周年书法交流展;20场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1100余场“中国梦 劳动美”千场文化进基层活动、1.8万余场“光影古都 出彩安阳”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以书香安阳阅读品牌为引领,组织举办经典诵读、读书演讲、阅读讲座等阅读活动千余场,在殷墟博物馆举办了书香河南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安阳分会场启动仪式,推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640.webp (6)_调整大小

回望情深——张海书法展。(资料图)

文艺精品成果丰富——

电影《有爹有娘才有家》《飞回山沟是凤凰》被省电影局列为优秀影片,电影《在尘光里等你》完成拍摄;小品《回娘家》被评为省第十一届小戏小品推优活动优秀剧目;王志立书法作品入选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阳市8件作品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2件摄影作品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摄影艺术节;豫剧现代戏《渠畔书香》、新编历史剧《妇好》参加省第十六届戏剧展演,并列为2024年度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艺术类资助项目……安阳文艺园地百花争艳、硕果累累。

强化阵地建设
弘扬文明新风
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不断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监督、管理,坚决打赢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
一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融入城市肌理,深化拓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640.webp (7)_调整大小
安阳林州黄华镇庙荒村一角。(资料图)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聚焦精神文明建设主责主业,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统筹推动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创建活动,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开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领域问题排查集中整治,扎实推进移风易俗五项专项行动,全市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300余场次,不断推动移风易俗入人心,乡风文明促振兴。
公民道德建设提质增效——
组织开展“赶考路上有我”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以选树宣传模范人物为抓手,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选树推介工作,累计评选表彰“安阳好人”118人,市农业科学院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的卢道文被评为中国好人,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阵地队伍巩固壮大——
聚焦阵地管理和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建设工程,切实推动全市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提质增效;深耕“扫黄打非”责任田,“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扎实有力,“打假治敲”成绩斐然,有力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建强干部人才队伍,锻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
640.webp (8)_调整大小
大美安阳之迎宾公园。(资料图)
回眸过去,满心皆澎湃;展望未来,步履愈铿锵。
站在新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文化使命,争创一流工作,在守正创新中开创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阳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