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展览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展览 | 最新展览
展览预告:《开成石经》拓片展
尊敬的文字、历史及博物馆文化爱好者:我们激动地宣布,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字展览即将于5月16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彩开幕。此次展览以《开成石经》为核心,通过珍贵的拓片展品,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深入探索唐代的正字运动和汉字的演变历程。探索文字的海洋,追溯文化的源头。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将有幸再次凝视那些记录智慧、见证文明的重要篇章——《开成石经》拓片展。《开成石经》是唐代的国家级石碑,承载着汉字的标准化和标准字体的重要转变。它的出现,不仅是对汉字发展的一次重要总结,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梳理。此次拓片展将带领我们走进历史深处,感受汉字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开成石经》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了唐代的学术成就,也展示了当时对汉字规范化的高度重视。展览的亮点之一是以《开成石经》为核心,结合《五经文字》和《新加九经字样》,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唐代的正字运动。展览将分为四个单元,系统地展示《开成石经》的内容。第一单元“上古孑遗”将带您回溯至汉文化的起源;第二单元“礼制规范”则通过解读《周礼》《仪礼》《礼记》等经典,让我们了解古代的礼制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第三单元“历史传统”,通过《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等史传,让我们洞察历史的深刻影响;第四单元“化民成俗”,则通过《孝经》《论语》《尔雅》等经典,揭示儒家文化在教化民众中的作用。《开成石经》的编写,是在唐朝时期的一种学术活动,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系统的、科学的汉字规范化工作。这项工作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的文字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开成石经》对经书的文字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化,使得人们在学习和研究经书时,能够更加方便地引用和对照。《五经文字》和《新加九经字样》是《开成石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对五经和九经的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规定,为《开成石经》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这两部作品的存在,使得我们今天能够深入地了解到唐朝时期的文字学研究的具体情况。《开成石经》不仅是书法与石刻的艺术品,更是跨越千年的文化使者。通过这些拓片,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质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也是对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节点的系统梳理。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届时参观,共同探索汉字的奥秘,体验知识的力量。让我们共同走进《开成石经》的世界,探索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继承,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与启迪。  日期:2025年5月16日地址:宣文馆三楼南厅
日期:[ 2025-05-14 ] 阅读:31
天雨粟时祭仓颉:一个节气的文明密码 ——写在“天雨粟——仓颉纪念遗迹图文展”开展之即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管子·四时》有云:“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道出了“谷雨”之名的由来——一场甘霖,催生百谷,滋养万物。这个节气与“汉字始祖”仓颉也有着不解之缘。《淮南子》记载:“仓颉作书,天雨粟,鬼夜哭。”相传仓颉造字之时,感动上苍,降下谷雨;鬼神因人类窥破天机而夜哭。为纪念这位文化始祖,民间自古便有“谷雨祭仓颉”的传统,让这个农事节气更添文化底蕴。2010年,联合国将中文日定于谷雨,以此致敬汉字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这一安排恰与“天雨粟”的古老传说遥相呼应——文字如春雨,润泽文明;语言似桥梁,连接世界。如今,谷雨不仅是农耕时令,更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谷雨润物时,文脉传承处。值此谷雨时节,中国文字博物馆特举办“天雨粟——仓颉纪念遗迹图文展”。在这里,文字的传说不再是沉睡千年的古老符号,而是穿越时空的文化使者。它们带着仓颉的智慧结晶,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恰如谷雨时节破土而出的新芽,在春风中舒展文明的脉络。展地:中国文字博物馆宣文馆二楼北走廊展期:2025年4月18日至7月18日
日期:[ 2025-04-17 ] 阅读:321
“墨痕千年——丝路文字的交融与共生” 展览预告
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东部,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东段,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吐鲁番。它是中国最低的内陆盆地,北依天山博格达峰,南临库木塔格沙漠,火焰山横亘其中。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吐鲁番便成为南北往来、东西交流的重要要道与十字路口。东西方的使者、僧侣、商人络绎不绝,中原的丝绸、瓷器与西方的香料、珍宝在此汇聚。中原的汉人,北方的匈奴、柔然、突厥、回鹘、蒙古以及中亚的粟特人纷纷在此定居,四大文化体系、七种宗教、十八种文字、二十五种语言相互碰撞融合,孕育出了车师、高昌、回鹘等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而特殊的气候条件,也使得大量各式各样的古代文物和各种语言文字的吐鲁番文书得以保存下来。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吐鲁番独特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深化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吐鲁番市文物局、吐鲁番市文博院(吐鲁番博物馆)的交流合作关系,我们将共同主办“墨痕千年——丝路文字的交融与共生”展览。本次展览将展出123件套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0余件。展品种类丰富多样,主要涵盖了汉文、回鹘文、粟特文、古叙利亚文等各类文书,此外还有毛织品、陶器、粮食、钱币、壁画残块儿等。文书内容精彩纷呈,有北凉税吏的欠税自陈、唐代府兵的铜符告身、回鹘可汗的朱印敕令等边塞行政文书,也有学童涂鸦的《论语》习字、僧人誉抄的《涅槃经》残页、妇人随葬的衣物清单等。这些文物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是丝路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生动见证,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该展览将于2025年3月25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徽文馆二楼临展厅开展,诚邀各位观众前来观展,一同领略墨痕千年的魅力,感受丝路文字的交融与共生。
日期:[ 2025-03-24 ] 阅读: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