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篇
《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当当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小编在这里祝各位端午安康,幸福吉祥。沉江以报国,楚辞韵未尽。端午到,艾叶香。今天,我们翻开泛黄的史册,溯源而上,缅怀屈原,重温历史。端午小长假已经开始了,但是小编不能休息,还要继续码字将最最新鲜热辣的研学动态带给大家。
6月6日下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奇妙的文字研学之旅再度出发,一群求知欲旺盛又勇敢的探索家们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快跟着小编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雨后的安阳晴空万里,凉风习习,来自林州市第九中学的260名探索家们精神抖擞,准备开启精彩的文字之旅。
春风满面、彩旗飘飘、期待满满。
1、安全文明礼仪
探索之旅开始之前,入馆教育必不可少,研学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情况、研学具体流程以及研学中最重要的文明参观、安全教育等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参观秩序、学习氛围和文明礼仪,用文明书写中国人的形象。
2、畅游汉字长河
汉字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他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发展演变的呢?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在甲骨文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探索家们想要探寻的知识还真不少,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神秘的文字世界。
3、解密汉字部首
部首是编纂字典时为了便于检索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汉字偏旁。学习和了解汉字部首,对掌握汉字知识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索家们通过《解密汉字部首课程》了解了汉字部首的产生、发展及其来源,也进一步认识了汉字的类别性特征,掌握和理解了一批与“双耳旁”有关的汉字,从字形字义的角度达到了类推字音字义的目标,提高了识字效率和理解能力。
4、体验传统文化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生肖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体验》课程将甲骨文、生肖文化、雕版印刷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文化体验项目。
探索家们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雕版印刷工艺,制作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十二生肖甲骨文印刷作品,既学习了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又体验了雕版制作和印刷步骤,这不就是对传统技艺的最佳传承吗
5、分享研学感受
研学活动做的好不好,同学们会给出最直接的反馈,探索家们认真写研学调查卡的样子,令人动容,小编感动的那是老泪纵横啊,快来看看同学们写了些什么吧。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我骄傲自己是炎黄子孙,也希望美丽的汉字可以继续传承下去。”——申宸华同学留言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数千年,我们如果不能溯其根源,便难以知晓文字的初心,课堂知识蕴含丰富,生动形象,令人受益匪浅。”——申沛潇同学留言
“中华之魂,世界名片,中国汉字使我穿越岁月,与古人对白,与历史对话。研学特点鲜明,内容博大精深。”——刘晋奇同学留言
“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我们传承、发展,我希望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广大。”——原艺倩同学留言
“非常好的一次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生动形象的向我们讲述了汉字的来源,激发了我对汉字的兴趣,十分有意义,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汉字,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力量。”——马成龙同学留言。
林州市第九中学文字探索之旅,以眼观、体验、参阅、聆听、思考作为探究的切入方式,同时生动有趣的学习手册贯穿始终,让同学们在实践和观展中更好地触碰汉字,探索汉字,理解汉字的源流和意义,从而将其中的文化内涵作进一步的体验与转化。
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才是这次研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将课堂上所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博物馆研学的真正意义!
愿这文字文化的卷入和流淌能始终滋养着我们彼此的生活和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