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展览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展览 | 最新展览
创意•生活 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开展
10月20日下午,创意·生活 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西厅开展。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掘汉字精华,满足社会对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和期待,探索文化创意设计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新途径,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15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文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优秀文化创意设计,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共征集参赛作品1200余件,评选出200件优秀作品。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历届设计大赛获奖的90件优秀文化创意设计作品,其中实物作品63件,种类涵盖数字多媒体、生活用品、平面设计、食品、包装、饰品等方面。展览局部展览局部展览局部展览局部展览通过“展板+实物”的方式,将3届大赛获奖作品设计图及部分作品实物一一展现,让观众在看图片的同时,也能通过实物更深刻的了解该文创产品。公众通过这些有趣而生活化的创意产品,品味汉字故事,领悟中华文化,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汉字的奇妙与伟大,让更多社会大众近距离感受汉字旺盛的生命力和文化创新的魅力,了解文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日期:[ 2019-10-20 ] 阅读:9399
《汉字》巡展湖北民族大学站开展
2019年10月15日,《汉字》巡展湖北民族大学展开幕式在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学楼举行。湖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秦群燕,中国文字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洁,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王双庆,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田英,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金晖,湖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郑艺,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杜锐,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办公室主任李木会,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主任袁洪等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文字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洁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表示《汉字》巡展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为适应新时代精心打造的面向国内外的大型文化展览。此次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湖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的《汉字》巡展包括主题展览《汉字》展、中国文字文化创意产品展、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等互动体验活动以及专家讲座等内容,希望通过展览让大家近距离地了解汉字历史,欣赏汉字艺术,品味汉字妙趣,感受汉字生命力和凝聚力。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金晖致辞。他表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希望广大师生能珍惜此次近距离了解汉字的起源、传播、意趣的难得机会,通过聆听讲座、参观展览、体验互动更好地了解汉字艺术,领略汉字魅力,传承汉字文化。在校学生认真聆听讲解。同学们亲手体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项目。同学们展示自己亲手印制的古诗词活字印刷成果。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吸引同学们前来参观。作为本次展览一项重要内容,10月14日晚,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王双庆在湖北民族大学多媒体教室做题为《民族统一与文化共融:汉字文化变迁与发展》的专题讲座,向湖北民族大学在校师生讲解汉字发展历程以及汉字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具体的事例、专业的文字文化分析让在校师生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汉字的魅力!本次展览的举办在湖北民族大学引起强烈反响,在校师生对本次展览给予了高度的好评,纷纷表示“本次展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展览让我们全面系统了解了汉字文化,也增长了见识。”。
日期:[ 2019-10-15 ] 阅读:6309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开幕
10月15日上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上海练祁古文字研究中心,京师大学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宋镇豪,安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苏保民,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京师大学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副院长乔雁群,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文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志伟,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继贤,中国教育学会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境,安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主席张道森,安阳市文峰区体工会主席、大地书画院院长尚红军等出席了仪式,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主持。宋镇豪先生致辞说,此次展览是为了配合国家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盛大活动而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展出的116幅作品是经过专家学者和书法家从海内外几百份投稿作品中精心评选出来的,作品基本杜绝了在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中出现的乱用字和自造字的现象。这次展览的宗旨就是正本清源,展览体现了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的独特魅力,是一次高质量的展出。甲骨文是祖先留下来真正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国的思想源头,蕴含着汉字和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国信仰。我们要对甲骨文有一种敬畏之心,希望无数的书法家、篆刻家和专家学者不忘初心,在甲骨文书法的广阔天地里执着地追求、求索,用我们对甲骨文的敬畏之心来传承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让甲骨文从高深的殿堂走向社会,为传承、弘扬甲骨文化贡献力量。苏保民宣布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开幕。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展览。展厅局部。本次展览共展出经严格评审出的116件作品。本次展览的宗旨,提倡严谨用字,不得混用周代以后金文简牍等其他字体,不使用自造字或过度“通假”,拒绝粗乱涂抹、浮夸变态的丑书,期在正本清源,杜绝乱象,发扬传统,坚守底线,以能充分展示殷契韵味、强调原创性。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展览纪念活动,向世界传扬一种“书难一艺,非率而可工”的新风尚。本次展览时间为2019年10月15日至18日。
日期:[ 2019-10-15 ] 阅读:8121
“汉字”巡展走进宁夏固原博物馆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多彩宁夏,汉回一家。2019年9月下旬,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倾情打造的“汉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展,从安阳启程,辗转千余公里,来到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走进固原博物馆,于9月25日与宁夏观众见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省级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极其丰富,尤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文物最具特色。基本陈列“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专题陈列“古墓馆”、“石刻馆”。固原博物馆外景此次展览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讲述汉字从远古刻画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是汉字的研究与传播,展示许慎等文字学家对汉字研究的贡献,介绍从印刷术到计算机等不同形式的汉字传播手段;第三部分是汉字的艺术与创意,解说从汉字书写衍生出的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智趣。展览开幕场景展览现场一瞥此次赴固原博物馆展出,是继固原博物馆“青铜之路——宁夏固原两周时期北方系青铜文化特展”于2017年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之后的一个“回访展”。展览共展出各类文物(展品)一百余件套,展览日期持续到2019年11月15日。
日期:[ 2019-09-29 ] 阅读: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