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展览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展览 | 最新展览
【万众一心 抗击疫情】 鼎甲·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主题书法篆刻创作网络展
近期,武汉等地相继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并作出重要指示。目前全国范围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  疫情面前,大爱无疆,文化界与抗疫第一线心连心。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的鼎甲·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作为普及和推广我国古文字知识及书写艺术的重要公益力量,声援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鼓舞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全国各地的鼎甲·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师生们以“万众一心 抗击疫情”为主题,满怀热忱共创作出160余幅书法篆刻作品,歌颂、致敬和鼓舞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谨以这些作品致敬战斗在疫情一线的所有人!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导师作品  (按年龄排序)                                                                                李刚田 言恭达大草书法长卷自作词《满江红·白衣天使出征》 含月衔星,忠诚载,今宵挥别。战瘴疠,霄天义贯,壮行声烈。云逐惊雷驱魍魅, 风扬赤帜倾心血。立中流,洒泪掬寒香,长空咽。除灾疫,情犹切;保家国,志如铁。看红妆重整,凛然霜雪。披甲木兰纾国难, 履冰天使亲民悦。智勇仁,天佑大中华,多豪杰。赵 熊铸  公宋华平包俊宜 李  强冯克坚刘绍刚 刘  恒朱培尔  邵佩英 赵山亭许雄志 傅亚成范正红 戴  文 仇高驰冯宝麟 刘颜涛李  啸 周  斌谷松章鞠稚儒           学员作品  (不分先后顺序) 聂书春陈则威焦新帅王  鑫张廷栋曹  东白朝辉常  猛陈炳华陈道林陈德华陈焕生陈学高成  君程建强丛水冷崔武卿崔学顺丁  锐杜思吾范有根范渝加冯东智冯  立高少柯耿歧超郭德钧韩绍芳韩  勇贺  剑侯典鑫胡九龄黄汉平黄健松黄  铮贾  航贾柯敏姜云军蒋君慧蒋卫平李爱玲李昌志李海明李今栋李  文李现军李兴贵李亚男李永成李  甬李愿基李  震梁军朋梁  磊梁事明刘海清刘俊彦刘鹏刘文勇罗炳生骆庆东吕林健马  君马士龙孟艳丽苗亦光聂  政庞顺东庞现军秦强胜邱宏倩邱玲华阮  解尚晓铭沈  速石顺增石文贞史大作宋玉磊宋国滨孙慧军谭凤华唐咏声田  超王红方王宏武王建涛王军轩王留锁王宁波王腾威王文博王文雄王有军王雨声王长水王针朋王志安王志杰王志立魏  波郑志群吴建军吴晓光谢吉昌熊玲琴徐炳波徐青锋徐延波许  强许文平徐兆强轩辕敬贤杨百顺杨  霖杨海波杨小琪杨兴旺杨  镇殷启东张  华张剑锋张立忠张荣光张  涛张伟杰   张  勇张远智张志超赵会科赵廷山赵永争郑锡涛周红钊周筱君周  勇朱国勇邓红云张  鹃任晓明钱明波沈  洁杨小刚殷海书
日期:[ 2020-02-05 ] 阅读:37197
《言•象•意——汉字的传承与传播》系列活动在同济大学举行
为纪念甲骨文发现和研究 120 周年,11月13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言•象•意——汉字的传承与传播》系列活动开幕式在同济大学隆重举行。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江波,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大章,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曹方,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主任万献初教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设计学博士陈楠,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旅琼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马良,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慎金花等领导和学术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欣主持开幕式。江波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同济大学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整合校内外优秀文化资源,推动校内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希望本次活动可以作为一个汉字学习传播的平台,成为一个汉字文化与设计思维碰撞的平台,成为学术与艺术交融、实践的平台。段艳琴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表示《汉字》巡展是中国文字博物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秉持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诉求精心打造的面向国内外的大型文化展览,也是博物馆开门办展的具体体现。此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的《言·象·意——汉字的传承与传播》展览,是我们《汉字》巡展新的改版形式,在以往基础上内容更加丰富,除了《汉字》展、《中华国宝·青铜仿制品展》、中国文字文化创意产品展、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古诗词活字印刷、甲骨拓印等互动体验活动之外,还有《言不尽意——汉字创意海报作品展》、《笔外意象——汉字创意书法展》、主题论坛《言·象·意——汉字的传承与传播》以及系列专家讲座等内容,希望通过这种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创意互融的新型展览,让大家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欣赏汉字艺术,品味汉字妙趣,感受汉字生命力和凝聚力。马良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言、象、意,是汉字自创生以来,中国哲人、文人、学者反复思考的一个核心话题。笔外意象,在继承汉字艺术的思维特质的同时,又在新时代下有所创新,且带有作家对言、象、意特有的感悟和应用,是“与古为新”的很好的例证。此次系列活动颇具创意,定能让观众深入了解汉字文化。此次展览内容包括《汉字》展、言不尽意——汉字创意海报、作品展、笔外意象——汉字创意书法展三个部分,既包括了汉字演变发展的历史,又涵盖了同济师生文字创意作品的成果,此外还有汉字笔墨之外的意象表达。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展览。中国文字文化创意产品展受到师生们的青睐。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古诗词活字印刷、甲骨拓印等互动体验活动场面火爆。开幕式结束后,《言·象·意——汉字的传承与传播》主题论坛在同济大学逸夫楼举行,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朱崇志主持论坛。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慎金花在论坛上致辞,她说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并在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因此,同济大学和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言•象•意——汉字的传承与传播”主题活动意义非凡。此次论坛采用开放的形式,必将激发不同领域学科交叉与交融,必将产生人文与艺术思维碰撞的火花,必将为同济大学师生带来一场 “汉字文化”的饕餮盛宴。段艳琴在论坛上发言,她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我们致力于文字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流。并从基本陈列展示、《汉字》巡展情况、学术研究与交流、社教活动、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工作情况。论坛邀请了南京艺术学院曹方教授,清华美院陈楠教授,武汉大学万献初教授,复旦大学刘钊教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鲁普及先生等学术专家分别进行了《汉字艺术设计的图像化景观》《古文字的活化设计创新》《说文解字——看汉字的传承与发展》《古文字之美》《汉字图形的创意及表达》等讲座,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以汉字、汉字艺术与汉字文化的本体价值和社会功能,讲述汉字内涵,传播汉字之美。现场观众认真听讲,受益良多,更加深切地感受了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言•象•意——汉字的传承与传播》系列活动是同济大学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发现和研究 120 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及汉字的使用,加强汉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而精心打造的活动,包括展览、讲座、体验等,立体的推广汉字文化,溯源汉字历史,以促进汉字的创意展示与传播,建立师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日期:[ 2019-11-13 ] 阅读: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