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展览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展览 | 最新展览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 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开幕
10月15日上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上海练祁古文字研究中心,京师大学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宋镇豪,安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苏保民,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京师大学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副院长乔雁群,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文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志伟,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继贤,中国教育学会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境,安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安阳学院甲骨文艺术研究中心主席张道森,安阳市文峰区体工会主席、大地书画院院长尚红军等出席了仪式,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主持。宋镇豪先生致辞说,此次展览是为了配合国家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盛大活动而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展出的116幅作品是经过专家学者和书法家从海内外几百份投稿作品中精心评选出来的,作品基本杜绝了在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中出现的乱用字和自造字的现象。这次展览的宗旨就是正本清源,展览体现了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的独特魅力,是一次高质量的展出。甲骨文是祖先留下来真正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国的思想源头,蕴含着汉字和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国信仰。我们要对甲骨文有一种敬畏之心,希望无数的书法家、篆刻家和专家学者不忘初心,在甲骨文书法的广阔天地里执着地追求、求索,用我们对甲骨文的敬畏之心来传承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让甲骨文从高深的殿堂走向社会,为传承、弘扬甲骨文化贡献力量。苏保民宣布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开幕。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展览。展厅局部。本次展览共展出经严格评审出的116件作品。本次展览的宗旨,提倡严谨用字,不得混用周代以后金文简牍等其他字体,不使用自造字或过度“通假”,拒绝粗乱涂抹、浮夸变态的丑书,期在正本清源,杜绝乱象,发扬传统,坚守底线,以能充分展示殷契韵味、强调原创性。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展览纪念活动,向世界传扬一种“书难一艺,非率而可工”的新风尚。本次展览时间为2019年10月15日至18日。
日期:[ 2019-10-15 ] 阅读:8549
“汉字”巡展走进宁夏固原博物馆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多彩宁夏,汉回一家。2019年9月下旬,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倾情打造的“汉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展,从安阳启程,辗转千余公里,来到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走进固原博物馆,于9月25日与宁夏观众见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省级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极其丰富,尤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绸之路文物最具特色。基本陈列“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专题陈列“古墓馆”、“石刻馆”。固原博物馆外景此次展览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汉字的起源与发展,讲述汉字从远古刻画符号,到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发展历程;第二部分是汉字的研究与传播,展示许慎等文字学家对汉字研究的贡献,介绍从印刷术到计算机等不同形式的汉字传播手段;第三部分是汉字的艺术与创意,解说从汉字书写衍生出的书法艺术与篆刻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智趣。展览开幕场景展览现场一瞥此次赴固原博物馆展出,是继固原博物馆“青铜之路——宁夏固原两周时期北方系青铜文化特展”于2017年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之后的一个“回访展”。展览共展出各类文物(展品)一百余件套,展览日期持续到2019年11月15日。
日期:[ 2019-09-29 ] 阅读:21029
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启动展开展
2019年9月24日上午,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启动展开幕仪式,在我馆隆重开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名誉教授、河南大学名誉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宋华平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院长、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组委会主任张伟民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研究员冯克坚先生;安阳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刘平;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文创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联席所长李世俊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叶培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项目负责人周斌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其凤教授,中南大学当代东方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研究生导师向彬教授,江苏省致公党常州市委专职副主委谢海先生;江苏省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李庆先生;郑州大学书法学院篆书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丁成东;福建泉州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王守民;江苏省常州市刘海粟美术馆书法家,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项目主管诸明月;安阳市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外办主任柳红英;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等出席了启动展。仪式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主持。李宽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要求。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成立70周年,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10周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字博物馆、(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联合主办,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申报成功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举办了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启动展。希望通过此次巡展,引领和推动世界上更多的人热爱书法、书写书法、传承书法、弘扬书法。周斌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作为国家海外传播项目,在展览内容上有所设计,选用了展览国喜闻乐见的格言或谚语;在装裱色彩上,将装裱颜色与展览国民众色彩偏好结合起来,尝试以多种方式探索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对话与交流的可能性。在祖国70周年生日之际,我们从汉字发源地出发,将中国书法带到美国、埃及、希腊和德国等欧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巡展,通过书法艺术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文化中“和”的理念。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巡展将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让世界认知书法,体悟汉字,了解中国。李世俊在讲话中表示,“汉字是文化自信的基石”,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汉字一直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同时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次展览本着追根溯源的文化精神理念,将启动展放在了汉字的发源地­——河南安阳,放在了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本次启动展过后,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还将远渡重洋陆续在美国、埃及、德国等国家展出,以书法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感受其内涵和魅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加油助力。张伟民教授在仪式上表示,“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启航,带着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在全世界各地落地开花,积极传达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美学,也为书法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及思考。展览作品的多样为当代书法提供一个鲜活的样本,从传统走来,从经典走来,穿越时空,发人深思;从展览本身而言,通过精准策划,达到艺术效果、艺术氛围乃至艺术气场都是可考可究;而此次展览作品在创造的高度、情感的浓度、技巧的纯度上都发出鲜亮的学术光彩。仪式最后,宋华平、张伟民、刘萍、冯克坚、李世俊、叶培贵、周斌、李庆、李宽生为写意精神——中国书法创作世界巡展启动展剪彩。仪式结束后,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展览。现场观众参观展览。本次展览挑选出了100位具有代表性的书家创作的篆、隶、楷、行、草五种不同书体的精品,该展览分为全国院校篇和全国名家篇,作品既展示了当代书家对古代经典文化的完美诠释,又融入了现代书法创作的时代气息。展览是时间为9月24日——10月8日。
日期:[ 2019-09-24 ] 阅读:8051
《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摹作品展隆重开展
甲骨逢盛世,欣见硕果多。8月29日上午,《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摹作品展在我馆隆重开展 。展览时间为8月29日至9月9日,展览地点三楼特展一厅。安阳市委常务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刘平,安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郑象征,安阳市委办副主任、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柳红英,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安阳市档案馆馆长尉江华,安阳市原文化局副局长党相魁,安阳市博物馆研究员、著名书法家焦智勤,安阳市文联副主席王志立,安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麻江盟,安阳市书协主席李建学,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安阳市书协副主席、秘书长、著名书法家刘颜涛,本次展览作者、中国文字博物馆原党委副书记、副馆长、安阳市书协原主席李俊国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郑象征、尉江华、李俊国分别在仪式上致辞,李宽生宣布《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摹作品展开幕。《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摹作品展中所选的是从《甲骨文合集》4万余片中精选出的150幅著名甲骨拓片,呈现在1.25×2.45米整张八尺宣上的巨幅临摹作品,本次共计展出60幅,每幅精摹作品,其苍劲笔力下透出刀意,宣纸上显出古龟甲兽骨的苍凉古朴。开幕式结束后,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参观展览。现场观众参观展览。展览局部。 
日期:[ 2019-08-29 ] 阅读:9512
《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摹作品展明日开展
甲骨逢盛世,继往开来创新篇。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由安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主办,安阳市档案馆承办的《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摹作品展将于2019年8月29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本次展出的60幅《甲骨文合集》名版精摹作品,由安阳市档案馆特邀研究员李俊国先生创作完成。作品从《甲骨文合集》收集的4万余片甲骨原拓中筛选出内容与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名版,采用忠实原版,再现原貌的摹写原则进行全形放大摹写,以其独特的学术性、艺术性、展示性,再现殷墟出土甲骨文的内在神韵。王宇信先生称赞李俊国先生的创作时表示,他以超大尺幅再现甲骨契刻精神,在目前甲骨书法作品中应是唯一的。他精摹的是整版甲骨文既包括每个单字,也包括由单字组成的整版篇章,更为甚者,他还勾勒出灼裂、蚀斑、折痕等甲骨文“环境”;既忠实于每个单字的笔画、结体,还忠实于整版甲骨文字的章法,更忠实于殷商时期刻辞文化底蕴和千年文化传统。这是一种更为彻底的“回归”,是对殷商甲骨刻辞文化心悦诚服的膜拜与仰望。李俊国表示,“回归甲骨,走出甲骨”通过笔墨摹写实现与先贤对话的情感交流。这种对话感要比“刀锋转笔锋,笔锋现刀锋”重要得多,这不单单是一个技法问题而是甲骨文化的内心认知;这不仅仅是客观准确的造形,更重要的是入心应手,虔诚体验一种社会文化心态。本次展出的名版精摹作品呈现在整张八尺宣纸上,一幅幅巨型精摹作品,苍劲笔力下透出刀意,显露出古龟甲兽骨的苍凉古朴。  庞大的作品悬挂在展厅中,观众置于其中定会震撼于摹本上透出的甲骨王者之气,也将折服于书者为此倾注的极大心血和对甲骨文的精神信仰。
日期:[ 2019-08-28 ] 阅读:2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