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拓之魅 墨之香——洛阳古代碑志拓片及文物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特别展览一厅开展。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程永建为我馆工作人员和观众解读本次展览。
东汉建宁二年肥致碑
名相狄仁杰撰文书丹的墓志
北宋名相富弼墓志棺盖司马光撰文
颜真卿所书墓志
张旭所书墓志
刘墉所书碑文
展厅局部
4月18日,“拓之魅 墨之香——洛阳古代碑志拓片及文物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特别展览一厅开展。展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偃师市文物旅游局、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协办。
本次展览展出从洛阳出土的历代碑刻、墓志拓片中精采慎择百幅,时代从东汉至民国时期。展出的拓片中不仅有东汉建宁二年肥致碑、西晋壁雍碑、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志、名相狄仁杰撰文书丹的墓志、北宋名相富弼墓志等皇亲国戚、国之重臣的墓志,也有反映世俗生活的贵族、百姓墓志,更有唐代大书法家“草圣”张旭、“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徐浩等大家所书墓志,还有明清时期书法大家王铎、刘墉等人作品,民国元老章炳麟、于右任、吴昌硕等三人撰、书、篆盖的墓志,被称为民国时期“三绝”墓志。同时,还展示了部分洛阳地区出土汉代带字陶仓等文物。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程永建介绍说,习总书记号召“让文物活起来”,一个是让库房的文物与观众见面,另一个就是通过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文物的展出。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同举办了本次展览。本次展览分为汉魏风骨、盛世华章和妙笔梦录三个部分,选取了洛阳考古出土的从东汉到民国时期的碑志拓片近100幅,另外还包括一些带有文字的陶器,时间跨度有1000多年。通过墓志碑刻的出土文物,既可以对历史进行补充,也可以进行更正,是研究和复原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同时墓志碑刻也是书法艺术的宝库,通过这个展览可以看到中国文字发展的脉络,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字具有很大的帮助。
洛阳作为千年帝都,曾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近代以来,洛阳发现、出土的历代碑刻、墓志数以万计。这些碑刻、墓志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历史地理、民俗世故、中外交往、民族关系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历史朝代的更迭、兴衰。同时,碑刻、墓志更是一座表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汉隶魏碑,唐宋楷书,无不精妙,蔚为大观。
一幅幅拓片,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记录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走近展览,您将感受到汉魏风骨、盛世华章、妙笔梦录之拓之魅、墨之香。本次展览时间截止至2018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