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总目(新)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典藏 | 藏品总目(新)
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开幕
8月23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开幕式在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教研并重 数实融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杨进,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市长贺海东等出席开幕式。李群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博系统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改革发展迈向高质量,场馆建设实现广覆盖,文化供给日益均等化,博物馆数量实现持续增长。今年1—7月,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达7.8亿人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群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文博工作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深化博物馆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博物馆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推进博物馆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发展活力。要增强高品质文化供给能力,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积极促进要素流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不断健全普惠均等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提升博物馆开放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博物馆“生活圈”,科学合理实施预约参观制度,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更好满足不同群体文化需求。要构建更为广泛的国际交流体系,推动文物高水平“走出去”“引进来”,探索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有效路径,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作出贡献。刘曙光介绍,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经过20年的成长,博博会已成为全面展示博物馆领域发展成果、促进文博科技融合创新、开拓博物馆文化产业新领域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国内外文博同行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大众的真心喜爱。本届博博会把“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教研并重 数实融会”作为主题,并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技术应用和博物馆研学三个专题,以呼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博物馆教育与研究的核心功能,全面系统展示党的二十大以来博物馆行业的新动向、新理念、新创意、新技术、新成果。贺海东表示,呼和浩特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传承、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发掘弘扬“北疆文化”战略部署,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发展目标,成功举办一系列展出活动,打卡博物馆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到呼和浩特的“新选择”“新潮流”。相信通过此次博博会,一定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探索出行动的共识,也一定会让广大公众更加了解博物馆、真心爱上博物馆。本届博博会开幕式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名单,举行了腾博基金第二年项目、《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丛书(第二辑)、《长城沿线博物馆建设与长城文化传播——长城沿线博物馆调研总报告》等成果发布,并启动第二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年度青年人物”推介活动。本届博博会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以后,首次举办的博物馆界重大活动,共有552家博物馆及相关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配套举办系列学术活动、40余场公共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众多公众来到现场观摩体验。与往届相比,本届博博会注重发挥有关专业委员会积极性,主动回应博物馆领域社会关切,时代性、地域性、大众性更加突出。同时,作为首次在边疆民族地区举办的博博会,更加关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此外,本届博博会还邀请了法国、加拿大等国专家学者交流探讨,并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无障碍博物馆学术研讨会”,更具国际性。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各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各博物馆代表参加开幕式。本届博博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支持,将于8月26日闭幕。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
日期:[ 2024-08-24 ] 阅读:2078
中国文字博物馆: 游客预约参观 展厅秩序井然
“请您接受体温检测,实名登记,有序进入。”3月31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南门,工作人员正在馆内检测点登记参观游客信息,几名游客按照馆内要求的“规定动作”有序入馆。入口处的疫情防控期间游览须知时刻提醒着游客“戴口罩、勿扎堆、有序观展,疫情尚未结束,防护仍需谨慎”。  自3月24日起,中国文字博物馆恢复开放。开馆以来,参观游客也逐步增加。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各展厅均已恢复正常展出,馆内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为应对疫情防控期间开放工作,我馆在开馆前就制定了详细的开放应急预案和实施细则,对游客票务预约,安全防范讲解服务,错峰参观等方面严格把控,做实、做细每一项工作,确保馆内外的防疫工作责任到人,有效落实防疫措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保障参观游客的观展安全。”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向记者介绍,随着中国文字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如何保障游客安全参观成了目前最主要的工作。现阶段,中国文字博物馆每天对馆内外进行严格的消杀,对电梯按钮、电子触摸屏、把手等重点部位每天进行数次消杀。对游客使用的语音导览、轮椅、雨伞等物品,做到一天一消毒、一客一消毒,不留死角,切实保障游客的参观安全。同时,该馆启动了馆内参观人次控制总量、分时分流等相关措施,对每天的观众接待人数做了限制,每天接待人数控制在1500人以内,同时在馆人数控制在300人以内。另外,加强群防群控,对参观游客不配合体温检测、随意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予以制止和劝导,对明显违反疫情防控规范的参观游客或有关行为,第一时间报告我市疫情防控有关部门处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严格做好防疫工作,中国文字博物馆已经关闭了自助取票和网站预约方式,只留下了微信预约通道,参观游客可通过“中国文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凭身份证在线预约,通过手机二维码、身份证以及健康码入馆参观,目前只接受散客预约,不接受团队预约。讲解服务方面,中国文字博物馆目前暂停人工讲解,参观游客可通过租用自助语音导览设备或关注“中国文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自助导览参观,入馆和参观过程中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参观过程中遵守规定,文明有序参观。  此外,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建设项目也于2月25日复工建设。目前,该项目施工人员已到位130人,渣土清运车到位15辆。东馆已开挖土方27855立方米,西馆正在进行边坡支护、垫层砼浇筑等工作,东馆、西馆均已完成降水工作。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建设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计划今年年底项目主体封顶,2021年7月完成主体工程。
日期:[ 2024-01-25 ] 阅读:2754
安阳两家单位被命名为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你去过吗?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家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省文明办、省妇联联合在全省开展第二批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在“5.15”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中国文字博物馆家风家训馆和林州市陵阳镇柳林村被命名为第二批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中国文字博物馆家风家训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家风家训馆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思想道德模范街东侧,建筑面积140平方米,主要由家风传世、德耀中华、孝廉典故等8个板块组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训的重要论述、领导家风、历代名人家风和全国、省、市涌现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人物的主要事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资料详实、感染力强。家风家训馆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基地的重要部分,也是安阳市文明创建工作的亮点之一,传承了红色革命精神,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社会文明风气,是学习教育的体验式课堂、户外学堂。  开馆以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家风家训馆配置专人负责日常管理维护,配备专业讲解员引导接待,馆内设施设备齐全,装修装饰古色古香,与中国文字博物馆氛围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家风家训馆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部分,与博物馆开闭馆同步,每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开馆,全年开馆时间长,参观人数多,接待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30000余人次,围绕家风主题讲解30余场。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以“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为主题的活动10余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次,党员日活动8次,“诚实守信,从我做起”签名活动1次,通过一次次专题活动的开展,使干部群众心灵受到洗礼,自觉传承优秀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以良好的家风带民风促政风强党风;中小学、各高校师生来参观学习万余人次,师生们在参观中深入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严谨治家、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和红色家风,深刻领悟到良好家风家训的精神内涵;安阳市文明家庭获得者也走进家风家训馆,现身说法示范,朴实真切讲述,给大家上了很好的道德教育课。此外,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到馆视察指导,对家风家教馆予以高度评价,安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验收组也对家风家教馆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国文字博物馆家风家训馆今后将继续发挥着应有的教化作用,为广大青少年和干部群众提供一个学习和发扬良好家风的平台,营造重家风的良好氛围,努力把家风家训馆打造成城市文明创建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林州市陵阳镇柳林村  陵阳镇柳林村位于林州市北5公里,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陵阳镇西北1.5公里处,西邻龙安北路,迎宾大道东西穿村而过,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柳林村是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市美丽庭院示范村、市改善人居环境标兵村。  柳林村围绕“提升服务、打造亮点、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整体工作思路,2017年依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标准打造样本村,在家风家训方面多措并举开展活动,每年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巾帼致富人”、“优秀学子”、“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善行义举”上榜表彰,每年举办“家风家训”手抄报比赛、积分奖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经常围绕“孝老爱亲”主题,用身边人讲身边故事,使“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弘扬家风家训文化。柳林村建成家风家训馆,家风广场和“四街十八巷”,展示林州市部分镇村简单易懂、哲理深刻、熏陶灵魂、引人深思的家风家训以及本村28个姓氏的家训。村里还筑起文化墙,结合农家庭院、乡村小道、休闲公园,打造文化景观带。  柳林村与红旗渠干部学院联合办学,开设研学课程,让村民以及前来学习的干部群众接受传统教育,重温家风家训。全国部分党支部和柳林村开展支部联建活动,带学员来柳林党建和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年接待国内外参观团体及少数民族学习团体320余次,达50000余人次。  “立家规、传家训、扬家风。”柳林村户户有家训、家家扬家风、人人讲道德,村干部讲纪律、守规矩,村民遵守村规民约,邻里关系和谐,干群关系良好。随着家风家训的入脑入心,柳林村民风更淳朴、环境更优美,村民生活更幸福。  家风家教示范基地  作为传承文明新风、弘扬中华美德、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载体,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活动,讲好家风故事,传承优良家风,有效促进家庭和谐、亲人相亲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推动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以上文章来源:安阳女声
日期:[ 2024-01-25 ] 阅读:2353
发现汉字之美 挖掘文化力量 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探秘》“云”开讲
在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中国文字博物馆特别策划了5月17日《甲骨文探秘》线上直播活动。该活动旨在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帮助引导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不断满足大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和认知。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展览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同时反映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  此次“云”直播将于5月17日上午9:30在腾讯新闻在线直播。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将在直播现场深度解读甲骨文之秘,同时开通甲骨“云”学堂,带领中小学生在线趣学甲骨,直播同时还为广大网友准备了神秘好礼,以更加多元、丰富、包容、生动的形式,为公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欢迎广大网友届时准时收看并参与互动体验。
日期:[ 2024-01-25 ] 阅读:2487
(社会)河南安阳对多名涉“狗咬人”事件干部作出处理
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记者冯大鹏)在“狗咬人”舆情发酵后,23日晚,河南安阳通报了对涉“狗咬人”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通报指出,安阳市委、市政府责令安阳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文峰分局、文峰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四个单位作出深刻检查,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对相关人员的处理情况为:给予安阳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张占方诫勉谈话处理;给予安阳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监督检查科副科长兼市城市管理局专项治理办公室副主任郭双军党内严重警告、记大过处分,并给予免职处理;给予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二级高级主办蔡国强诫勉谈话处理;给予安阳市文峰区城市管理局执法中队副中队长冯海军记过处分;给予安阳市文峰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主任马彦丰政务警告处分;给予安阳市公安局文峰分局中华路派出所所长杨占山诫勉谈话处理。给予事件当事人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正科级稽查专员王新刚党内严重警告、撤职处分,并调离执法岗位。  据了解,11月19日,安阳市成立了“狗伤老人”事件工作组。经核查,涉事的两只犬经过训练和芯片植入,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为其颁发了《犬注册登记证》,但该协会介绍,该证不能作为认定工作犬的充分依据。目前,安阳市城市管理局已对涉事犬只进行收容,并注销了涉事犬只的《养犬登记证》。同时,安阳正组织对全市烈性犬、大型犬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工作组核查发现,10月9日在安阳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门前发生的冲突中,有人携带的伸缩棍贴有警用标志,但为非警用制式装备。有关部门已对伸缩棍携带者作出警告处罚,并依法没收伸缩棍。  关于网上反映的李小迎涉嫌诈骗“百万”问题,工作组已责成安阳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市政法单位和殷都区公安局、检察院对该案件进行复核。  另据介绍,23日下午,安阳市召开了全市党员干部“转作风提效能”警示教育整顿大会。(完)
日期:[ 2024-01-25 ] 阅读:2189
一部《新华字典》,如何折射汉字里的中华文明之光?
70年来,《新华字典》历次版本,是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生动写照。  来源:中国新闻社  作者:程荣《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  全文字数:2500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汉字承载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字形虽然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整个汉字系统并无根本性改变,古今汉字之间始终保持着承继关系,其独特的表意性依然有脉可循。  汉字里的中华文明,一直跃然于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七十年历次不同版本的字里行间,连续不断地熠熠发光,持续生辉。《新华字典》不仅是每一位学习中文的人所熟知的工具书,更见证着汉字表义的发展脉络,折射着附载其中的中华文明之光。  从汉字形音义看中华文明的古今传承和发展  作为以收录现代通用汉字为主的《新华字典》,其历次编修都十分重视通过对所收汉字的简明释义,展示其承载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一般先释其造字本义,继而呈现字义的引申及发展脉络。  中华文明的古今传承和发展,在汉字的形音义里均有所反映。从《新华字典》前后不同版本里,能够看到因科技进步、时代发展所产生的新字义的接续性呈现。  1  《新华字典》第12版。陈晓根摄  例如,“网”字甲骨文像是一张捕鱼的网,是“網”的本字,其本义是用绳线等编织成的捕鱼或捉鸟器具。“网”与“網”现在是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关系。《新华字典》1953年版解释了“网”字的本义和表示像网的东西的引申义。随着时代发展,通讯网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增多,《新华字典》1957年版在引申义项里增补了“通讯网”等配例,1979年版把“通讯网”的意义用法单立为“像网样的组织或系统”的义项,2004年版在该义项后增补了“互联网”等词条,2011年版把这些词条的用法归纳为“特指互联网”的释义。  “网”字由表示具体的捕鱼网,引申到表示铁丝网等像渔网那样的事物,再引申到表示较为抽象的通讯网等事物,又引申到表示更抽象的、给现实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互联网。科技进步带来的现代社会文明,在新的历史阶段赋予了该字新的字义引申。  多年来,《新华字典》在不同时期推出修订版,不断跟进社会前进的脚步,把新时代赋予某一汉字的新意义续接呈现给当代读者,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彰显了汉字里承载的从造字本义到当代新引申义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  2  《新华字典》第12版。陈晓根摄  一部字典呈现汉字演变沟通港澳台用字  汉字是贮存中华文明、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石,《新华字典》对现代通用汉字与典型的历史字形的附列沟通,呈现了汉字演变及其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史。  历史上,表示射击武器大炮义的字原本写作“礮”或“砲”,因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炮是用机械发射石弹的石炮,不是火炮,所以该字的形声造字类符是“石”旁。火药发明后,大炮成为用火药发射铁或铜等炮弹的重型武器,《清史稿·兵志》记载“自数千斤以至万斤大炮,或钢或铜均可自造”。自大炮跟火药有了直接关系,“火”旁的“炮”也逐渐用来表示射击武器的意义。形声字义符类别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新华字典》1957年版以来表示大炮义的字头,以现代通用字“炮”为主体正字,同时附列“礟、砲”两个异体,用正体兼顾包容异体的特有字头方式,通过不同义符偏旁的字形呈现了古今字用关系,贮存记录了大炮从“石砲”到“火炮”的发展,反映了中华文明史。  3  一书店员工用《新华字典》堆出“书”字的繁体字造型。陈彬摄  考虑到港澳台地区仍在使用繁体字,《新华字典》在正文规范字头后附繁体和异体的做法,体现了新中国汉字规范与汉字文化传承的恰切结合。比如,有些正体字后附列的异体字未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通用规范汉字表》所附《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当中,但却是历史常用字形,曾被视为俗字而见于古代文献和书法碑帖,而且目前还在港台地区使用。  例如,“為”字就属于此种情况,多见于晋代以来的碑帖和文献。《新华字典》1954年版曾把“為”作为正字收入大字头,推行《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出版的1957年版把“為”附列在简化字“为”之后,1962年版同“爲”一起附列于“为”后,1998年版显示为“为(爲、**為)”。至2020年第12版,“爲”是“为”的繁体字,“為”是字表以外的异体字,也是现在台湾地区的通行字形。字典以此种方式收录“為”这个字形,呈现书写应用轨迹“爲→為→为”,是中华字书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沟通海峡两岸用字。  从《说文解字》到《新华字典》,汉字文化渗透其中  中华民族根据汉字特点创制的部首法,在古今字书两千余年的运用中,也体现了中华字书文化的持续性传承发展。  《新华字典》历次不同版本对汉字部首法的传承和创新,反映了从《说文解字》540部首到《康熙字典》214部首,再到《新华字典》的216部首、187部首、189部首至201部首的演进历程,其中渗透了独特丰富的中华汉字文化,也是中华文明在现代字书中的体现。  4  1971年版《新华字典》。周东潮摄  作为现代字书创新性继承传统部首法的典型代表,《新华字典》1954年版正文字头按部首编排,其他按音序排列正文字头的十几个版本,均专门附有部首检字表,把同部首的字编排在一起,使字义相关或义类相同的字“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如“竹”的部首下有“简、篇、簿、籍、笺(箋)、笔(筆)、符、笈、箱、管、筒、筹、算、箭、竿”等,其本义都跟竹子有关。《新华字典》首创楷书变形部首的分立,1954年版为变形部首单立或是在主部首后附列,1957年版的部首检字表加强了对二者的关联,2004年版部首检字表的变形部首紧随原形部首,如设“忄”部,紧随“心”部之后;1962年版的部首检字表已明显有简化字或简化偏旁的部首,在2004年版的部首检字表里,简繁部首分立并挨连,如“马”部下是“马”旁的简化字,紧随其后的“馬”部下均为“馬”旁繁体字;1957年版的部首检字表创立了“多开门”归部方式,在2011年版和2020年版的部首检字表里给传统习用部首加了标志,如“思”字据现行规定部首归在“田”部下,以方便查检,同时又按传统习用部首归在“心”部下,字的右上角加小圆圈标志,以利于识字教学,使之发挥各自功用。  5  中国国家版本馆展示的各版本新华字典。(视频截图)视觉中国供图  70年来,《新华字典》历次版本,是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明连续性的生动写照。汉字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不改其根本,人们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沟通思想,承载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不断赓续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在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通过研究以《新华字典》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字书,推进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对汉字古今连续性传承中华文明,意义极为重大。  作者简介:  6  程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新华字典》第10版-第12版主持人(第11版主持人之一),《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主持人之一、第7版审定委员会委员。
日期:[ 2024-01-25 ] 阅读: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