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学堂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甲骨学堂 | 甲骨学堂
“云中谁寄锦书来”主题活动回顾
2025年1月2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文字主题社教互动展览“拾趣方块字——青少年体验展”盛大开展。立足展览内容,庆祝春节的到来,并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甲骨学堂特别策划了一场名为《云中谁寄锦书来》社教活动,探讨了中国悠久的书信历史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本次活动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竹简或木牍进行远距离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秦汉时期建立了邮驿制度,负责传递官方文书和私人信件,这标志着古代邮政系统的初步形成。讲座还提到了不同形式的书信载体,从陶器、甲骨文、石鼓文到青铜器上的铭文,再到后来广泛使用的简牍和帛书等,每一种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对于书信有着独特的称呼,如“锦书”“尺牍”“翰墨”“鱼雁”等,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文字之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人在通信时所寄托的情感与心意。例如,“锦书”指的是珍贵信件用锦绣织物包裹或书写在丝绸上;“鱼雁”则是源自于古代传说,通过鱼腹藏信、大雁传书的故事,成为了远方消息的象征。活动还介绍了古代书信传递过程中的保密措施,包括封检制度的应用。古人会使用专门设计的木牍容器,将信件放入后盖好盖板,用麻绳捆绑并以湿黏土密封,最后加盖官印或私章确保信息安全送达。这种古老的“信封”机制展示了古代人民智慧的一角。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书信都是连接人心的重要桥梁。通过《云中谁寄锦书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珍视这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温暖。甲骨学堂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唤起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同时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联系,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日期:[ 2025-01-21 ] 阅读:951
“灵蛇剪韵迎新春”活动回顾
2025年1月18日,随着蛇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内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气息。当天上午9:30,由甲骨学堂精心策划的“灵蛇剪韵迎新春”活动在宣文馆四楼甲骨学堂顺利举行,30余组家庭齐聚一堂,共同体验了中国传统非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让6-12岁的孩子们及其家长在春节期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活动一开始,甲骨学堂的老师们首先为大家展示了精美的年俗剪纸作品,腊月二十三祭灶官、腊月二十四草房子......正月十四闹花灯、正月十五闹元宵,伴随着一幅幅与春节习俗相关的剪纸作品,此次活动拉开了序幕。随后,老师详细介绍了剪纸的种类从窗花、墙贴到节日装饰,从人物、建筑到风景名胜,剪纸艺术无处不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和乐趣。学堂内的孩子和家长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同感受了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包含装潢、建筑、服装、舞美设计等。在了解了剪纸的基本知识后,孩子们和家长们纷纷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创作属于自己的蛇年剪纸作品。在亲子创作环节,每组家庭都领取了剪纸工具和材料,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开始了灵蛇剪纸的创作。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与家长们一起动手剪裁,一幅幅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蛇年剪纸作品逐渐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些作品不仅图案丰富、寓意吉祥,还巧妙地融合了蛇年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体现了亲子之间的默契与温情。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和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不仅学到了剪纸技艺,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希望甲骨学堂能够继续举办类似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灵蛇剪韵迎新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增进亲子关系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了中国传统非遗剪纸艺术。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将继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的人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迎接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新春佳节。
日期:[ 2025-01-18 ] 阅读:693
“字启新篇——2025巳巳如意”元旦主题教育活动回顾
2025年1月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学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旦特别活动。此次活动以“字启新篇——2025巳巳如意”为主题,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青少年儿童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中,社教老师通过解析“元旦”的造字和演变,引导孩子们了解元旦的起源及古人庆祝方式。同时,对比了古今元旦习俗的不同,介绍了农历与阳历的概念及其区别,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理解。社教老师聚焦“巳”字,解释其原意为子嗣,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古时用来表示上午九时至十一时这一光明、热闹的时段,也代表着充满希望的春夏之交。因“巳”常见于贵族图腾,因此衍生出了“巳巳如意”的新年祝福语,预示新年顺遂如意。    活动最后,孩子们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在新年日历上亲手拓印并写下对自己的新年祝福。这一实践环节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传统技艺的乐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此次“字启新篇——2025巳巳如意”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在课堂的讲述中和热闹的氛围中传承中国文化,迎接乙巳蛇年的到来,让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引领他们了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日期:[ 2025-01-01 ] 阅读:505
“探秘甲骨文”系列社教活动 第六期“天文历法”活动回顾
在这个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周末,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安阳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那些年的刻骨铭心,让我说与你听——甲骨文化展”再次迎来了新的高潮。作为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秘甲骨文”系列社教活动第六期“天文历法”于2024年12月14日上午成功举办,吸引了30个家庭积极参与,共同揭开了殷商时代天文历法的神秘面纱。活动当天,甲骨学堂的老师以四个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走进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时代。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问答,学生们不仅了解到商人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度,还深入探索了商代日历的独特之处。从月份划分到天干地支的应用,从一天时间的划分到一年四季的变换,每一个细节都让学生们惊叹不已。在了解殷商时代天文历法的过程中,学生们被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对甲骨文和商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活动还激发了学生们对天文历法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殷商时代天文历法的魅力,活动最后还安排了制作“天干地支转转转”的环节。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天干地支转盘,通过旋转和组合,体验了古人用天干地支记录时间的方式。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天干地支这一古老历法元素的理解和记忆。整场活动下来,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和成长。他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还能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家长们也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到了甲骨文的无穷魅力。
日期:[ 2024-12-14 ] 阅读:666
“哪些年的刻骨铭心-衣食住行”教育活动回顾
2024年11月9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一场以《哪些年的刻骨铭心-衣食住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此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河南安阳的近40组家庭热情参与,共同体验了一场关于文字与文化的深度之旅。“探秘甲骨文”系列活动充分结合最新展览“那些年的刻骨铭心,让我说与你听——甲骨文化展”,抓住解读殷商文明的古老密码,沿着神秘古老的甲骨文足迹,探寻3000多年前的商文化。本课程是推出该系列第二期活动“衣食住行”。活动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参与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字的魅力和背后的历史故事。首先进行的是“展厅寻答案”环节。在甲骨文特别展览的策展人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者们有序地参观了新展览内容。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问答,让家长们和孩子们一同探寻了甲骨文与“衣食住行”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他们对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紧接着是“甲骨猜猜看”环节。甲骨学堂的老师将课堂搬到了活动现场,带领大家玩起了猜字游戏。通过趣味横生的游戏方式,孩子们不仅学习到了甲骨文的字形和字义,还激发了他们对文字学习的浓厚兴趣。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有趣又有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最后是“汉服巧装扮”环节。在这个手工活动环节中,同学们亲手制作了精美的汉服工艺品。他们不仅学会了汉服的基本制作方法和装饰技巧,还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汉服作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参与者们对中国文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继续秉持“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服务。
日期:[ 2024-11-09 ] 阅读: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