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学堂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甲骨学堂
馆校携手探文明 文字传承育新苗——中国文字博物馆参与《行走的博物馆》项目启动仪式
6月5日至7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联合上海东方文博国际传播中心打造的“行走的博物馆”大文教品牌活动在上海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中国文字博物馆携手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11家博物馆与上海市浦东新区11所优质学校达成合作,共同开启馆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共同搭建起青少年感受中华文明、汲取精神力量的文化桥梁。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唐煜坤出席启动仪式,并参与相关研讨会议等活动,深入交流馆校合作育人方向与实践路径。与会嘉宾及各博物馆馆长代表、项目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启动《行走的博物馆》项目。参加仪式的11家博物馆和浦东11所学校代表,在象征“历史长河”的长卷里共同签下文明探索的共同远景。11所学校与11所博物馆(院)签约名单,让文物成为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心灵课堂,让文化自信浸润少年心间。6月6日上午,与会的博物馆领导与合作校校长共同举办了“共商未来:馆校融合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唐煜坤在座谈会谈到:“在馆校合作实践中,我们可以紧密对标中小学历史、语文教材,通过场景化、沉浸式的知识演绎,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生动鲜活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深化认知、激发思考。安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作为重要文化地标,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打造了覆盖全年龄段的系统化研学课程体系,诚挚邀请各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场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索之旅”。当天下午,“博物馆课程进校园” 首课在结对学校上海市进才实验学校正式开讲。中国文字博物馆社教专员带来特色课程《舞动的汉字》,精选10个可用肢体模仿造型的甲骨文字,从造字方法切入,结合趣味文字故事,深入浅出地讲解汉字造字规律。课程重点解读以人体形象为构件的汉字,带领学生领略汉字魅力,理解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 “与汉字共舞”。课堂中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体验环节,学生们通过触摸甲骨实物、亲手刻写甲骨文字、体验传统雕版印刷技艺等,沉浸式感受文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践操作中深刻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行走的博物馆》项目以“行走”重构学习生态,聚焦“主题课程开发”“馆校双师培养”“数字科技传播传承”三大路径,打破空间边界、打破学科壁垒、打破单向灌输,以文物为纽带,串联历史、艺术、科技、德育,实现跨学科融通学习,通过项目化探究、戏剧创编、文物修复体验等实践,让青少年从“被动听”转向“主动创造”,从而让博物馆成为“没有围墙的课堂”,让校园成为“流动的文化殿堂”。此次活动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拓展文化传播边界、开展馆校合作的又一突破。未来,博物馆将与结对学校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持续深化馆校合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在文字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让中华文明的根脉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日期:[ 2025-06-09 ] 阅读:185
中国文字博物馆“识字铸魂”汉字科普活动走进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6月5日下午,中国文字博物馆携手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了“识字铸魂”汉字科普进校园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以“寻根方块汉字·争做堂正国人”为主题,通过专家讲座,带领200余名学生穿越时空,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厚度,为校园注入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聘请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员、安阳市首席科普专家王双庆担任学校大思政课校外指导教师,并颁发聘书。王双庆老师从方块汉字的概念出发,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甲骨文的刀笔之美,到楷书的方正端庄,他以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甲骨文字形字义解读,展现了汉字横平竖直间蕴含的千年智慧。“字如其人,人亦如字”,王双庆老师特别指出,方块汉字的规范书写与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相辅相成,勉励学生们从汉字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书写甲骨文书签。“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等古朴的甲骨文字跃然纸上,同学们神情专注,仿佛跨越时空与先辈对话。随后的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体验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墨香晕染间,传统文化的印记深深刻入学生们心田。此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自信的培育。中国文字博物馆以汉字为媒,为中职学生开启了探寻中华文化根脉的大门,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心,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字博物馆今后还将不断拓展古文字文化教育范围,以甲骨文字为文化纽带,构建“博物馆+学校+社会”的教育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在追溯文字源流中触摸文化根脉,让他们了解汉字、学习汉字、爱上汉字,培育具有文化底蕴与时代担当的新生力量。
日期:[ 2025-06-06 ] 阅读:316
中国文字博物馆“识字铸魂”科普教育活动 在安阳市第五中学成功举办
5月23日上午,2025年安阳市科技活动周在安阳市第五中学启动。由安阳市科学技术局、安阳市委宣传部、安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市第五中学主办的“识字铸魂”科普教育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也是2025年安阳市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阳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郭煜春宣布安阳市科技活动周启动。此次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通过展教结合的方式,为师生们带来了“我的汉字朋友”展览、“文字里的中国”知识讲座和探究式科普教育活动。丰富课程内容、多样的互动体验活动吸引了学生们积极参与。社教老师带领同学们详细参观了“我的汉字朋友”微展览,让同学们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文字载体的发展演变、常用汉字的字形结构以及汉字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等内容,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祖国优秀文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文字里的中国”课程中,社教老师向学生们梳理了文字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脉络,剖析了汉字承载的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等,引导学生从文字的角度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强化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课程最后,学生们用所学到的甲骨文字描绘了一张祖国山河美景,激发了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甲骨拓印、竹简编连、手绘书包、青铜拼拼乐、甲骨文书签、甲骨文绘本和图书等互动体验环节让学生们大开眼界。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绘制甲骨文化元素的书包,体验古人编联竹简的智慧和严谨,感受甲骨拓印的奇妙工艺,用甲骨文写一个激励自己成长的书签,玩转青铜器的组装……“原来甲骨文这么有趣!”“原来甲骨文还可以这样玩!”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甲骨文字带来的乐趣。在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向安阳市第五中学的学生代表赠送了研学书籍和甲骨文体验材料,祝愿孩子们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在启动仪式上,安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支部书记、主任梁中杰,安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晓英,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韩英杰,安阳市第五中学校长王海贤等领导分别致辞。启动仪式由安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居阳主持。安阳市科学技术局、安阳市委宣传部、安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市第五中学以及各参展单位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的现场活动。
日期:[ 2025-05-23 ] 阅读:1740
墨香传文化,甲骨育新苗——中国文字博物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2025年5月15日,正值“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字博物馆走进安阳市汤阴县瓦岗镇冯村、辛庄村开展“流动博物馆”进乡村以及“汉字精神励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让古老的甲骨文在乡村校园中焕发新生,引导乡村青少年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走进安阳市汤阴县瓦岗镇冯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甲骨文体操”拉开活动序幕,在冯村小学的操场上,60余名学生伴随着音乐节奏将甲骨文字转化为肢体动作,在运动中感受汉字的奇妙。随后,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韩英杰代表中国文字博物馆向冯村小学捐赠图书、书包、甲骨文习字本等文化用品。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瓦岗镇纪委书记郭军伟,瓦岗镇冯村村支书肖合明,瓦岗镇冯村第一书记侯瑞雪以及瓦岗镇冯村学校教师代表李朝晖参加捐赠仪式。社教专员则为学生们带来了“舞动的汉字”主题课堂,围绕汉字从哪里来、汉字里的中国人等几个方面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们更是踊跃参与,共同用肢体动作摆出文字造型,如“安”“好”“从”等字,并将这些字制作成了甲骨书签。最令孩子们兴奋的,是甲骨文雕版印刷体验区,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他们亲手拓印“牛”“犬”等甲骨文字,在墨香中感受“一字一世界”的深意。下午,中国文字博物馆走进安阳市汤阴县瓦岗镇辛庄村,向辛庄村小学捐赠书包、图书、笔记本等文化用品。瓦岗镇宣传委员、副镇长未志杰,瓦岗镇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李一行,辛庄村党支部书记郑文忠,派驻辛庄村第一书记赵涛参加捐赠仪式。在辛庄村小学广场上,孩子们簇拥在“我的汉字朋友”主题课堂周围,社教专员引领学生穿梭于汉字的奇妙世界。从古老甲骨文到现代规范字,探寻其千年演变轨迹,并带领学生们一起制作甲骨书签,绘制甲骨文书包。同时,在辛庄村家风展览馆内,中国文字博物馆也为村民们带来汉字科普活动,社教专员通过汉字发展史、书本从哪来、查查字典、说好普通话四个部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此次中国文字博物馆进乡村、进校园活动不仅让瓦岗镇的青少年近距离接触到了甲骨文,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韩英杰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进一步增强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探索汉字背后丰富文化内涵的兴趣。未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继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通过这样的努力,让古老而神秘的甲骨文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激励一代又一代不断前行。
日期:[ 2025-05-16 ] 阅读:174
活动回顾| 中国文字博物馆“识字铸魂”线上思政活动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3日下午,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精心策划了“‘识字铸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线上主题活动,与宁夏银川实验小学、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实验小学等校1000余名师生共聚云端,一同学习甲骨文字,感悟家国情怀。活动伊始,学生们通过线上方式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专为青少年打造的“文字里的中国——家与国”主题展览。该展览以“文字”为文化载体,系统构建“何以为家”“何以为国”“家国相依”三大核心单元。在参观过程中,社教老师聚焦“家”“国”等典型汉字,运用解字溯源的方式,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系统阐释中华民族“家国同构”的传统理念。云参观结束后,社教老师为学生讲授“识字铸魂”主题思政课,以“字里山河甲骨文字画”为媒介,进一步拓展文化学习深度,带领学生沉浸式感受汉字魅力。在课程中,学生们以笔为媒,将甲骨文字形转化为创意画作,通过一笔一画探索汉字形态演变,感悟古人对家庭和睦、国家安定的美好期盼;在历史与艺术的交融中探寻家国故事,感受家国情怀。中国文字博物馆将持续致力于中华优秀文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积极借助线上平台,精心策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更多公众参与其中,共同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日期:[ 2025-05-14 ] 阅读: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