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安全就像博物馆的“生命线”,既是保证文物不被破坏、流失的前提,也是保障观众参观体验和人身安全的基础,而安全保卫工作者就肩负着这样的神圣使命。郭广雷同志2009年入职于中国文字博物馆安全保卫部保卫科,成为一名光荣的安全保卫工作者,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忠诚与奉献筑牢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安全保卫者的铮铮誓言。
一、恪尽职守,做安全防线的 “守护者”
(郭广雷同志在宣文馆进行消防演练)
自入职以来,郭广雷同志始终坚守在安全保卫工作的最前线,多年来累计完成博物馆安全巡查1万余次,发现并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500余处。他深知安保工作责任重大,关乎单位的稳定与安全,容不得丝毫懈怠,以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的严谨态度,诠释了一名安全保卫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馆、部门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一次值班期间,郭广雷突然接到特保人员通知,一位老人在出馆下台阶时,不小心踏空摔倒了,他迅速赶到现场,与在场特保人员配合把老人搀扶到岗亭的凳子上,并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及时将情况上报部门领导,通知馆医护人员到场。当了解到老人是孤寡家庭时,他积极联系老人所在社区工作人员和警察,在征求老人意见后,由警察将老人平安送回家中。正是这种默默奉献和平凡坚守,让他荣获2023年度“安阳市最美文物守护人”的荣誉称号,他深知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一种荣誉,更是馆里所有安全保卫工作者共同努力的见证,这也激励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匠心护文脉,用责任守初心,努力成为博物馆最温暖的守护者。
二、砥砺前行、做精益求精的“追梦者”
(郭广雷同志在展厅进行安全巡查并检查展柜)
在博物馆安保工作中,他以“精益求精”为目标深耕专业知识。发现传统巡逻易出现盲区后,他系统学习安防系统操作课程,掌握监控设备调试、红外报警原理等技能,制定“重点展区定点巡查”方案。通过研读文物保护规范相关读物,将消防知识与展品特性结合,对展厅文物重点保护区域实时重点巡视,利用数据统计分析,调整薄弱区域的值守频次,使安防隐患排查效率显著提升,用专业能力筑牢文物安全防线,让安保工作更精准可靠。在工作中,他不仅着眼于自身岗位职责与需要,还通过单位组织的学习,取得了《消防设施操作员证》,对全馆各项消防设施的操作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还积极参与修订各类消防安全方案及实际演练预案,包括《防暴恐应急预案》《防汛应急演练预案》《保卫科岗位职责》等,确保在处置突发事故中快速响应、科学研判、规范操作控风险,为博物馆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三、坚守信仰,做忠诚担当的 “践行者”
信仰是心灵的灯塔,是前行的力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广雷同志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信仰,将它化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博物馆中总是会有他忙碌的身影。疫情期间,他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团结同事共同做好单位防疫工作,为群众的健康安全构筑起坚实的屏障。博物馆“五一”节假日时,往往人流量剧增,一次他在宣文馆入口处维持秩序时,发现有一位孕妇带着孩子在入口通道排队,行进比较艰难,他立即上前沟通交流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让其入场,还介绍了馆里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位孕妇十分感激,说这次参观体验格外温暖,不愧是国字号的博物馆。郭广雷同志表示尽心尽力让特殊游客安心参观,是他应该做的。不论是在展厅内还是场馆外,但凡遇到寻求帮助的游客,他总是会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并竭尽所能地帮忙解决困难,将对党的忠诚信仰转化为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
在郭广雷同志的勤勉工作下,他不仅连续多年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还在2024年度被评为“优秀党员”,这是单位对其工作态度的高度认可和肯定,但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断反思工作中的不足,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实自己,积极与同行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安保工作经验和管理方法,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一名优秀安全保卫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