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展览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展览 | 最新展览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新疆古称西域,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数千年来和中原地区一样,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文字和绚丽多彩的近现代少数民族服饰,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考古发现和流传至今的文献资料来看,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使用过佉卢文、汉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突厥文、粟特文、回鹘文、摩尼文、吐蕃文、哈卡尼亚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托忒文等多种语言文字,这些文字的绝大部分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不再使用难以解读的死亡文字,当我们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仔细观察和研究这些古老的历史碎片时,发现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填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不仅促进了新疆历史文化的发展,也为光彩夺目的中国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   新疆的服饰文化也源远流长,具有4000年的历史,无论先秦时期的毛质服饰还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世居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和俄罗斯等十二个少数民族穿着的近现代民族服饰,更是绚丽多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古老的中原文化与充满异域特色的西域文明在此对接,无疑会促进新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使中原人民更多的了解丰富多彩的西域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日期:[ 2012-06-19 ] 阅读:6309
中国青海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展--内蒙古篇
    辽阔壮美的内蒙古大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劳动、生息的摇篮和沃土。从七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草原先民便在这里创造着原始文明。新石器时期,这里又出现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明,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文化遗址犹如满天星斗,被誉为“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而随着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游牧文明开始在这里孕育。商周以后,这里逐渐成为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见诸史乘的天之骄子,前后承继,创造出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类文明。     人类进入文明史的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发明,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的各民族如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民族都创制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有些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     此次展览为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举办,主要展示匈奴、鲜卑、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民族历史文物。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在文物那风姿绰约、熠熠生辉的表象下面,揭示出人类文明的源起和积淀,揭示出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华文明的不朽贡献。     单元文字: 匈  奴  族         公元前3世纪前后,中国北方草原上匈奴族兴起,到秦汉之际,匈奴迅速强盛,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大漠南北的草原游牧王朝。东汉初年,匈奴再度强盛,稍后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东汉称臣,北匈奴在公元91年被汉军击溃并西迁,匈奴政权瓦解。     食肉饮酪,衣皮革,披旃裘,居穹庐,是匈奴族畜牧业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匈奴地跨大漠南北,是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迄今尚未发现匈奴有文字的物证,但匈奴语言词汇丰富,有很多语汇在两汉时用汉语音译被保存了下来。   鲜  卑  族       鲜卑属东胡族系,公元前1世纪初,东胡被匈奴击溃,余部一支退守鲜卑山,自称鲜卑。拓跋鲜卑是鲜卑中最著名的一支,其发祥地在大兴安岭,后不断南迁,公元386年拓跋珪开魏国基业,建都盛乐(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史称“北魏”。而后又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再后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推动了中华各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随后出现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鲜卑的经济生活仍以畜牧业为主,也兼营狩猎,有相当发达的手工业和农业。鲜卑的文化是开放性的,南迁后,大兴佛教,兴建佛寺等。   契  丹  族       契丹族属东胡族系,是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公元4世纪前后游牧于内蒙古东部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一带。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916年称帝建元,定国号“契丹”,后改称辽,与北宋对峙,统治中国北方。辽王朝在中央设立南北面官制,制定成文法典。1125年金灭辽,1218年余部西辽王国为蒙古大军所灭。     契丹人所建立的辽国,开创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黄金时代,创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他们在与中原文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中,善于学习,博采众长,用勤劳智慧创造了我国北方200年的绚丽华章,为中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女 真 族       女真族是由唐代的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的,五代初年辽灭渤海之后,黑水靺鞨改隶于辽,从此遂以“女真”之名见诸于世。辽王朝把女真分为“熟女真”和“生女真”两部进行统治。生女真在首领完颜阿骨打带领下抗辽,于1115年建立“金”政权,继而灭辽、北宋,在1234年为南宋联合蒙古军队所灭。其后,女真仍活跃在东北地区,明末,除女真号,自称满洲,并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     女真从事游牧业的同时,还从事农耕、冶铁业等,着力吸收发达的汉、辽文化,为己所用,并有所创新。女真人依照汉字和契丹字,创制了女真文。   党 项 族       党项是中国古代西北民族——羌族的一支,称党项羌,共分为八部,以拓跋氏最为强盛。公元1038年,党项拓跋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史称“西夏”,于1227年被蒙古军所灭。西夏国处于草原、西域和中原地区相互联系的地带,使得这里成为多种文化交流汇合的地区。因此,中原的汉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及西方文化都对党项族有深刻的影响,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明。     西夏在元昊时期就仿汉字创制西夏文,一字一音,共六千多字,并汇编字书十二卷,定为“国书”,为方便使用还印行了字典。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       蒙古族属东胡族系蒙兀室韦一支。唐代游牧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后西迁至鄂嫩河源的肯特山一带,逐渐成长壮大,先后臣属于辽、金王朝。12世纪末蒙古乞颜部杰出领袖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其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平西夏、金朝,远征中亚、东欧。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登汗位,建立大元王朝。1276年攻灭南宋,定都大都,上都为陪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蒙古人最早用畏吾儿字书写蒙古语。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创制了八思巴字。    明清至今的蒙古族       1368年元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蒙古族从中原退回蒙古草原,史称北元,与明王朝成南北对峙之势。清初1636年始,新兴的满族逐渐统一蒙古各部,在蒙古草原推行盟旗制度。     经明清两朝至今,蒙古民族仍然是中国北方草原的主体民族,以畜牧业为主体,并发展多种经济。蒙古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在保持草原游牧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加绚丽多彩。他们为建设中国北部边疆、繁荣民族经济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日期:[ 2011-12-01 ] 阅读:4215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在金风送爽、果实飘香的时节,为响应中央有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和落实河南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的“积极推动河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部署要求,由中共安阳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将军诗书画院、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安阳市锦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国军谊诗书画院承办的“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在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胜利开幕了。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中国文字博物馆和魏武帝曹操高陵所在地,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近年来,安阳市委和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领导安阳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把安阳建设得如花似锦,明天更加美好。安阳确立了 “山水安阳、文化安阳、历史安阳”的发展策略,安阳的社会和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安阳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有着军民一家的光荣传统。此次在安阳举办军地书画联展,征集了百位将军的书画作品。这些将军,有的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前辈老将军;有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为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立下新功的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如今,将军们为安阳挥毫泼墨,用他们对党对国家的无限忠诚、戎马一生的丰富阅历和浩瀚广博的胸怀,为安阳人民创作出了一批精彩的书画作品。熠熠将星,光华文采,将军书画必将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华夏文明,推动安阳市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展览,得到了河南省和安阳市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祝愿安阳明天更美好!祝愿安阳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写出更新更美的文字,画出更新更美的图画!   主办单位:中共安阳市委  安阳市人民政府   中国将军诗书学院  中国文字博物馆   承办单位:  中国军谊诗书画院  安阳市锦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展览地点: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西厅   展览时间  2011年9月9日至15日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日期:[ 2011-09-08 ] 阅读: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