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学堂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甲骨学堂
金蛇狂舞传喜讯 字墨韵贺新春
亲爱的大朋友⼩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如何让甲骨文“活”起来吗?中国⽂字博物馆新春活动藏着秘密答案。从神秘的树脂甲骨刻字,到散发药⾹的甲骨药囊 ,还有新奇的糖⼼绘甲骨 ,⼀系列独特体验,等你揭开面纱 ,探索⽂字⽂化的奇妙世界 ,快来⼀探究竟吧 !⼤朋友⼩朋友们 ,快呼朋唤友来这⼉ ,感受⽂字魅⼒ ,让新春嗨翻全场!活动一:许愿祈福来许愿墙留下新年愿望 ,让美好期许在此⽣根。还有⼉童甲骨⽂彩绘等你体验 ,在传统文字中开启童趣新年 ,千万别错过! 活动二:笔墨迎春想亲手用毛笔写春节祝福 ,体验当 “ 书法大师” 的感觉吗?著名书法⽼师亲临现场 ,进⾏书法⽰范 ,还 会⼀对⼀指导 ,帮你把祝福凝于笔端。这不仅是 书法体验 ,更是感受春节⽂化韵味的奇妙之旅!活动三:糖心绘甲骨糖 画 , ⺠ 间 俗 称 “ 倒 糖 ⼈ ⼉ ”、“ 倒 糖 饼 ⼉ ”。在这⾥ ,你可以⽤神奇的特制⻨芽糖棒 , ⾃ ⼰亲⼿绘制出神秘古⽼的甲骨⽂图案。仿佛穿越 千年时光 ,沉浸式感受古⽼⽂字的独特魅⼒ , 这么有趣又特别的体验 ,怎能错过 ,赶紧来参加 吧!活动四:刻骨铭心⼈⽣总有难以忘怀之事 ,想不想亲⼿创造⼀ 段刻⻣铭⼼的记忆?来 “ 刻骨铭心 ” 活动 ,⽤电动刻字笔在树 脂甲⻣⽚上刻写甲⻣⽂ ,感受古⽼⽂化魅⼒ ,镌刻爱国深情 ,这般独特体验 ,等你来享!活动五:甲骨文串珠笔活动现场你可以亲⼿将珠⼦串起 ,把甲骨文融⼊笔身设计 ,打造专属纪念品。别犹豫 ,快来让创意在指尖绽放 ,让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活动六:甲骨药囊甲骨承载历史 ,药材传递安康。我们将甲骨元素与多种药材巧妙融合 ,制成这款⾹囊。 它不仅散发迷⼈⾹⽓ ,更是—份传承千年⽂化的独特礼物 。活动七:拓福迎春传统拓印和甲骨⽂相结合 ,定制甲骨⽂福字拓板 ,周围被各种字体的福字包围 , 组成百福图 ,寓意新年百福环绕 ,吉祥如意!
日期:[ 2025-02-03 ] 阅读:118
“文字中国年”教育活动回顾
在充满节日气氛的大年初四,中国文字博物馆四楼甲骨学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来自全国各地的30组亲子家庭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一字千年·巳巳如意——文字中国年》特色课程,体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本次课程匠心独运,将古老文字与春节民俗巧妙融合,为学生们揭开春节文化的神秘面纱。在甲骨学堂的引导下,学生们仿佛漫步于千年文字的历史长河,深切感受到了每一个字符背后跃动的生命力与故事。课程的第一个亮点是“古文字与民俗的深度对话”。在讲师的生动讲述下,学生们聆听了那些春节古文字背后的故事。这些文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俗文化的生动载体,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与情感。紧接着,课程进入了“非遗手工印木板年画制作”环节。学生们在专业指导下,亲手触摸千年传承的技艺,从选材、雕刻到印刷,全过程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板年画的制作。每一笔一划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承,学生们将亲手制作的年画带回家,作为这次文化之旅的珍贵纪念。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沉浸式互动体验”。学生们不仅聆听了讲述,更亲身参与其中。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年画,体验了从构思设计到成品完成的全过程。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也让非遗文化在他们的指尖绽放。非遗文化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本次课程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索之旅,更是非遗文化传承的起点。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他们纷纷表示,要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小使者,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参与活动的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是一次难得的文化洗礼。他们希望中国文字博物馆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一字千年·巳巳如意——文字中国年》特色课程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传承,更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通过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我们看到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活力与希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在更多人的参与和传承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日期:[ 2025-02-01 ] 阅读:928
“一字千年 巳巳如意——灵蛇探秘”社教活动回顾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2025 年大年初三,中国文字博物馆成功举办“一字千年 巳巳如意——灵蛇探秘”文化活动,吸引了 30 个家庭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文化气息。 本次活动以 “蛇文化” 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程伊始,老师深入解读了蛇作为生肖的象征意义,使学生们深刻理解了蛇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引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汉字学习环节,社教老师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为学生们呈现了“蛇”“虫”“巳”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历程,让青少年们直观感受到汉字的古老魅力与文化传承。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多件与蛇有关的文物图片,从古代陶器、青铜器到瓷器,让学生们领略了不同历史时期蛇文化的艺术表达,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手工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了蛇头状元帽,寓意学业有成。 在非遗剪纸技艺 “吉蛇迎春” 体验中,孩子们全神贯注,从折叠纸张,到用剪刀裁剪,每一步都充满新奇与期待。当一幅幅精美的蛇形剪纸在手中诞生,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真切感受到非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接触汉字,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的种子。通过学习和体验,孩子们对汉字文化及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明白了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活动更让青少年们在欢乐中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增进了亲子间的互动与交流,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日期:[ 2025-01-31 ] 阅读:1036
“云中谁寄锦书来”主题活动回顾
2025年1月21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文字主题社教互动展览“拾趣方块字——青少年体验展”盛大开展。立足展览内容,庆祝春节的到来,并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甲骨学堂特别策划了一场名为《云中谁寄锦书来》社教活动,探讨了中国悠久的书信历史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本次活动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竹简或木牍进行远距离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秦汉时期建立了邮驿制度,负责传递官方文书和私人信件,这标志着古代邮政系统的初步形成。讲座还提到了不同形式的书信载体,从陶器、甲骨文、石鼓文到青铜器上的铭文,再到后来广泛使用的简牍和帛书等,每一种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对于书信有着独特的称呼,如“锦书”“尺牍”“翰墨”“鱼雁”等,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文字之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人在通信时所寄托的情感与心意。例如,“锦书”指的是珍贵信件用锦绣织物包裹或书写在丝绸上;“鱼雁”则是源自于古代传说,通过鱼腹藏信、大雁传书的故事,成为了远方消息的象征。活动还介绍了古代书信传递过程中的保密措施,包括封检制度的应用。古人会使用专门设计的木牍容器,将信件放入后盖好盖板,用麻绳捆绑并以湿黏土密封,最后加盖官印或私章确保信息安全送达。这种古老的“信封”机制展示了古代人民智慧的一角。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书信都是连接人心的重要桥梁。通过《云中谁寄锦书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珍视这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温暖。甲骨学堂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唤起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同时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联系,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日期:[ 2025-01-21 ] 阅读:951